郭卫民:随时准备上场

2022年03月10日 19:4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 韩雪)不少媒体人评价,郭卫民是越来越懂政协了。

在今年的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郭卫民被问到了怎么看待中美在争夺民主话语权的问题。他自信清晰地回答了两国在民主上的不同,对中国式民主进行了有力地推介:“如果我们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情况了解得越多,就会帮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对全过程人民民主了解得越具体、越生动、越深入。”

跟郭卫民一起工作过会发现,他永远都有一个准备:当“如果”出现了,怎么办?

在做全国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这4年,收在他公文夹里的上百个问题和资料,以及各种剪报、文章,随时都在为可能出现的“如果”而准备。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性事件、迎接意想不到的问题,是郭卫民从国新办带到政协的一个工作习惯。

2020年,“如果”真的来了。此前,谁也预想不到,疫情的到来,使得2020年的全国两会推迟到了5月召开。

以往按照工作惯例,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的两个月,正是郭卫民和他的发布团队为全国政协大会新闻发布忙碌筹备的时候。基本上,元旦一过就进入调研座谈的密集期。座谈是一项很重要的发布准备工作,可以了解相关舆情,收集热点问题,同时能够对政协工作有一个全面的梳理。在郭卫民的提议下,座谈的覆盖范围逐年扩大。

2020年春节前,同以往一样,从上千条问题中梳理出的重点问题已大体确定,最后一天临走前,郭卫民夹着厚厚一摞资料,开玩笑说自己回去“备课”了。若没有疫情,这场发布会将如常在3月亮相。

可春节一过,情势陡变,会期待定,所有准备面临着推翻重来。是停下来静观变化等到恢复后再行动,还是按发展节奏逐步推进?郭卫民做了一个使工作量成倍增长的决定:按照发展态势,团队保持跟进。熟悉他的人并不意外这个结果。

这两年,郭卫民的身体冒出一些新问题。一天早晨洗漱时,他发现自己的腰动不了了。此时正是1月份,是座谈会最集中的那几天,起坐、久站开始变得困难,他还是按时参加每一场会议,只是要求中途增加几分钟的休息时间。长时间的座谈中,郭卫民边听边记,不时发问,椅子下的腿脚却不时变换着力点。他看过好几位中医、西医,都问人家同一个问题:“如果出现更严重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让我站起来走到台上?”

自1996年至今的20多年里,郭卫民深耕外宣领域,他的思考出发点是:这样说能不能让公众尤其是外媒听懂、能不能让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

但同时,他又很难对自己的工作彻底满意。每次完成大会新闻发布后,郭卫民和他的团队都要进行深入严谨的总结。

当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于他而言,是一次新的探索。这4年来,郭卫民一直尝试如何从政协角度更好地面向公众讲故事。

2021年卸任国新办副主任一职后,郭卫民有更多时间参加到全国政协的履职工作中。去年,他积极参加各项协商议政活动,围绕促进对外贸易、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农村医疗改善等不同主题开展专题调研和自主调研,亲身体会政协的工作方式、作用和价值。

今年两会期间,郭卫民联名新闻出版界委员提交了关于加强协商民主传播工作的提案,“如何用生动实践和鲜活语言把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政协工作讲清楚,让国内外受众想了解、听得懂、愿接受,还需不断努力……”

编辑: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