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大家谈 委员有话说 政协人语 同心论坛 议事厅 微言大义 望海楼札记

首页>要 论>委员评论

更好书写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治理故事

2022年03月23日 09:37  |  作者:丁元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2015年3月在参加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分组讨论时,把基层党的建设和基层社会建设提高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高度,要求“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深入拓展区域化党建,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和依据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作出的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基本思路。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指出,要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加强社会动员体系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而要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在认识和实践上下功夫。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由自为到自觉。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建设历程中,不断探索社会发展规律,探索社会治理的实践成效,逐步把在“十二五”时期和“十三五”时期强调的社会组织建设、社区建设等社会治理问题聚焦到了基层治理,聚焦到了基层社会建设。基层社会建设核心是改善基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层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满足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等各类服务需求,它们构成社会治理的基础。中国近几十年的基层治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基层治理经验书写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故事。从这些政策、理论和实践逻辑脉络中,我们看到了在社会治理探索中的中国故事,正是通过大量的探索、经验以及使用互联网技术建设的智慧社区、各种各样满足居民需求的公共服务体系等工作和努力,使基层的社会建设确实大大地迈出了一步,走出了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所进行的城市复兴、社区建设完全不一样的路子。这个路子是基于中国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当代社会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应对疫情冲击和互联网的变化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使中国基层社会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具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故事。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说,应主动把实际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方法、取得的成效经验,进一步提升到“学”的层次,形成中国自己的基层社会治理理论、方法、学理,从而为人类文明、人类社会理论作出中国贡献。

建设基层人民生活共同体。今年,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面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必须凝聚共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合力,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需要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培育人们之间和谐友爱、相互帮助,改善基层人民生活和建设基层社会共同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以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会治理实践探索基础上,构建能够体现基层人民生活、基层人民之间社会关系的高质量社会建设等也摆在人们面前。如果说以往我们讲社会管理、社会治理,主要是针对社会问题、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那么,如今须针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改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质量。解决好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问题,不是单纯靠经济建设、公共服务提供就能够解决好的,而是要在经济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的基础上,着手建设一个人与人关系和谐、利益格局合理、社会交往畅通,人们心情愉快的社区氛围,这才是高质量发展所要求的基层社会建设,或者说是更高阶段上的基层社会建设。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治理 建设 基层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