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资讯

追忆我的大舅:抗日英烈李恒泉

2022年03月23日 17:49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我的叔伯大舅名叫李恒泉,出生于1915年,河北省唐县人,是抗日战争期间牺牲的中共高级指挥员之一。他自幼聪颖好学,1934年毕业于保定育德中学,1934年7月在保定农学院当工人,1935年入农村建设训练班学习。1936年2月,在训练班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曾以国民党唐县五区农村训练员和派出所警长的身份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七·七”事变后,家乡沦陷,他只身南下,随之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7年10月,参加了河南焦作市温县“读书会”的活动,并将其易名为“抗日读书会”。他们以“读书会”的秘密形式,在校内阅读进步书刊,学习革命理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从秘密走向公开,从校园走向社会,召集民众讲演,书写抗日标语,演唱抗日歌曲,表演街头剧,大张旗鼓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他发展民先队,进入县常备队,负责全面工作和军事政治工作,继而着手掌握武装,打击日寇。“抗日读书会”在温县军民心中点燃了抗日救亡的烈火,坚定了他们抗击日寇、保卫家乡的信心,在温县人民的抗日斗争史上,留下光辉一页。

大舅曾为国共合作效力。1938年春,中共派李恒泉、钟辉、杨志雅、张刚等一批青年干部到高树勋部工作。1938年4月中旬,这些青年干部成立师政治部,大舅为宣传科长。他组织本部人员教士兵们读报、识字、办板报、绘画、唱救亡歌曲、演文明戏;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讲军民关系的重要意义、官兵互爱的重要性;讲抗战形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等,部队面貌有很大改观。国民党最高统帅部担心高树勋被八路军赤化,派特务来进行破坏,李恒泉、李向平、林恒非等身份暴露的共产党员无奈撤出高树勋部,充实到边区党政机关。

1939年9月,李恒泉和仉鸿印同志开始组建津南支队。时间短,战事频繁,战争形势严峻,他们却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拉起了一支三百多人的队伍,其组织和领导才能可见一斑。

1944年1月,李恒泉任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和军分区党委书记。他亲手创办了军分区宣传队,组织编创了许多歌曲、舞蹈,深入部队演出,深受军民喜爱。

1944年9月13日,在解放山东临邑的战斗中,李恒泉为保护宣传队员,不幸中弹牺牲。军政机关在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把军分区宣传队正式命名为“恒泉剧团”。

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恒泉剧团”随军作战,不仅配合各项政治任务的演出,协助部队基层开展文化生活,进行抗日救亡宣传,还做战地收容、安顿伤员和掩埋烈士尸体工作,为抗日斗争做出巨大贡献。

从某种角度来说,“恒泉剧团”也是我大舅抗日精神的一种传承。

2015年8月24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在这份名录里,大舅是众多英烈之一。

2000年以前,家人一直不知道他的消息。舅母一直在家里盼呀盼,最终也没能盼来他的消息,1999年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如今,大舅的墓碑安放在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临沂革命烈士陵园。青山常在,忠骨长埋。吾辈将铭记其风骨,奋然而前行!

文/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教师 周凤霞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抗日 大舅 李恒 恒泉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