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资讯

武汉市“菜篮子”向产业融合要效益

2022年04月02日 13:54  |  作者:何红卫 乐明凯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一年之计在于春,湖北省武汉市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和初级农产品供给工作,积极培育适应市场需求、有区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全市春季已工厂化集约化培育蔬菜苗3亿株,大力发展精致农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市春季农业生产开局良好。

随着春日气温回升,时令春菜扎堆上市,价格下降,尤以风味独特的藜蒿深得不少武汉市民喜爱。这里的蔬菜生产加工有哪些新趋势?记者进行了走访。

  

种菜要算生态长远账


武汉市蔡甸区有莲藕、西甜瓜、藜蒿等多张特色农产品名片,是武汉都市农业重要的“菜篮子”基地。近日,走进蔡甸区侏儒山街金鸡村,连片的蔬菜大棚和“楚天藜蒿第一村”的牌楼格外显眼。村党支部书记、金鸡瓜菜营销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超群正忙着安排藜蒿与西瓜苗套种,同时,还在协调将几百亩荒田荒地统一流转退菜还粮,种上优质稻。

据说金鸡村发展瓜菜轮作模式,亩均毛收入可过万元,为何还会出现荒地?为何退菜还粮?

李超群坦言,一是响应国家种粮号召,二是种菜劳动强度大,年纪大的村民种不动了,年轻人外出打工又不愿种,所以几个村干部决定联合牵头种机械化程度更高的水稻。

20世纪90年代,金鸡村4000多亩大田耕地曾以水稻棉花为主,近20年主打藜蒿种植,在十多年前的藜蒿产业“黄金时代”,村里几乎每个角落都种藜蒿,现近三分之一的耕地建了大棚。一般8月至来年4月种植,可收三四茬、产量约六七千斤。

“如今提倡可持续发展,种菜也要算生态长远账。”李超群介绍,用西甜瓜与藜蒿轮作,收入较高,但对地力消耗、农资及人力投入、市场行情要求同样较高,相比之下,在非大棚地种水稻进行水旱轮作,作物品类不一样,更能改良土壤,病害少、品质高。目前村里尝试开展稻鳅、稻蛙立体生态种养,村干部先带头示范,做成熟再推广。

  

产量很重要,安全更重要


“3月17日,我们对现场随机抽取的藜蒿样品进行了61种农药残留检测,全部合格。”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检测工作人员在蔡甸区薛山村开展藜蒿抽样快检,并将部分样品带回进行定量检测。武汉农业检测中心研究员王海生介绍,武汉市藜蒿种植面积四万余亩,主要在蔡甸,自去年藜蒿上市以来,开展了3700余批次的快速检测,增强了种植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薛山村也盛产“蔡甸藜蒿”,与金鸡村一样,先后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据了解,前些年由于部分农户盲目追求产量,采取了一些“拔苗助长”的方法,长期连作及盲目过量施肥,土壤酸化严重,导致风味、品质明显下降,直接影响了销售价格。

随着武汉市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严格禁止膨大剂、嫩茎剂等激素的使用,从源头强化属地监管及生产者第一责任,“蔡甸藜蒿”有了“身份证”,熟悉的口感又回来了。

“你看我们这个藜蒿多好,又嫩又脆。”薛山村逐梦田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敏介绍,在武汉市农科院作物所、蔡甸区农业农村局等单位专家的指导下,她选用优良种苗,舍得投入购置进口深耕农机装备,深翻改良土壤,科学配方施肥,既提高作物产量,更加注重质量,主动申请对接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产品进入大型商超销售。

  

向生态要效益,向创新要效益


藜蒿季节性强,为防止倒伏和老化,需人工及时收割,食用只取嫩茎,大量老茎和叶被丢弃,有些农民会拿去喂鱼,收获旺季时,堆积如山的藜蒿叶浪费较多。

在蔡甸永安街火焰村,武汉荷香源农业公司合作伙伴、湖北中医药大学产业教授陈登奇介绍,公司生产是向生态要效益,向创新要效益,已研发出一款以藜蒿叶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萃取而成的草本除菌除臭剂,找到了藜蒿叶变废为宝的好办法。

谈起研发初衷,陈登奇说,3年前公司开发了藜蒿茶,发现有抑菌效果。抗疫期间,武汉到处都是84化学消毒剂味道,沿着想做植物类消毒剂思路,在湖北中医药大学的支持下,开发出这个新型安全环保绿色产品,正在相关部门申报,进行上市前的生产筹备。

“好原料才能出好口感,生态种植的农户适合长期合作。”无独有偶,在蔡甸玉贤街玉笋村的万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夏长兴介绍,合作社立足蔡甸特色,以生产加工豆丝为主业,年收购稻谷、大豆、绿豆、莲藕等原材料上千万斤,八成由本地采购,现已成功研发出新品莲藕豆丝,同样规格售价是普通豆丝的一倍多,正在开发藜蒿风味豆丝,满足市场需求。

豆丝是武汉各大菜场销售的名小吃,多以家庭作坊式手工生产,夏长兴请教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订制加工机械,将手工豆丝实现工业标准化生产,产品进商超就有了供应量保障。2021年6月,万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经农业农村部等部委联合审定,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研发新品及优价收购乡亲的农产品都需要现金,可商超回款又较慢,常为流动资金发愁。”夏长兴说,由于带动当地农民较多,在蔡甸相关部门的引导下,合作社与当地邮储银行进行对接,获贷款110万元,淡旺季循环使用,发展更有信心了。

“现已开辟涉农企业和农户的绿色金融快速服务通道,优先满足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等资金需求。”邮储银行武汉市蔡甸区支行副行长谭海龙介绍,2021年在蔡甸区、汉南区的涉农贷款净增翻了一番,针对有创新带动能力的各级示范合作社等优质涉农经营主体,还将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用实际行动打通金融支持三农的路。

发展蔬菜全产业链的食品生产,是现代蔬菜行业发展的新特点,是对武汉市“菜篮子”工程的有益补充。3月16日,武汉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在武汉经开区(汉南区)召开,武汉市市长程用文表示,要全力抓好稳产保供,突出抓好粮食安全、“菜篮子”建设和农业科技发展。全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围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向产业融合要效益,向规模经营要效率,向品牌提升要效果。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藜蒿 武汉市 效益 农产品 农业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