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教育·资讯 教育·声音 教育·实践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长·导航 假如我是委员

首页>教育>教育·声音

稳定和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多措并举

2022年04月06日 11:04  |  作者:金志峰 庞丽娟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和谐发展之基。中央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六稳”“六保”之首;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传递出持续稳就业的积极信号。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重点群体,其就业是整个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涉社会和谐稳定。

当前我国就业总体延续平稳态势,但由于外部环境和疫情发展等不确定因素,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多重压力。一是近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上升,屡创新高。2021届超过900万人,目前仍有部分应届毕业生尚未就业,预计2022届将再创新高。同时,国外疫情等综合因素导致毕业生出国意愿降低,出国留学人数大幅下降,留学生归国就业比例显著上升。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海外留学生学成回国人数首次超过100万人,占国内应届毕业生总人数的1/10,加剧了大学生升学和就业压力。二是互联网、教育培训、旅游等传统的大学生就业吸纳行业,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而大规模裁员。这些行业体量较大,仅教培行业就涉及70多万家机构和1000多万从业人员。大批离职员工集中涌向就业市场,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压力。

综上所述,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规模急剧增长,并与其他群体就业需求叠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很大压力;另一方面受疫情和外部环境影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岗位增长乏力。在“一增一降”两方面因素影响下,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显得更加严峻,需提前谋划,采取有效对策,稳定和促进大学生就业。为此建议:

营造有利于公平就业的宏观政策法律环境

当前就业市场上,对于大学生及其他劳动者的学历、性别、就学高校层次、地域等歧视性现象仍然存在,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平等权,破坏了就业生态环境。建议修改完善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就业歧视相关条款做进一步细化,进一步明确就业歧视的内涵、定性,增加各种就业歧视行为,并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人社部、教育部及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专门文件,禁止招聘单位发布包含就业歧视的信息,严禁各类就业歧视行为,并实施严格问责,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多管齐下,确保就业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第一,精准施策,助力企业平稳发展。保经济增长、保市场主体是稳就业的关键,当前需围绕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互联网企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开发更多适合大学生和青年群体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对于面临行业性经营困难的企业积极实施重点指导和支持,给予财政、税收、社保等支持和优惠,助其渡过难关;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突破口,财政、税收、人社、金融等部门应加强协同,有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保持和创造提供就业岗位,并做好中小微企业招聘用人服务,如支持建立中小微企业HR联盟、组织开展中小微企业招聘专场等。第二,完善“三支一扶”、“特岗计划”、“西部计划”、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等计划,适度扩大计划规模。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赴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工作,既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又为乡村振兴、中西部发展和基层治理夯实人才根基。第三,增设公益性岗位。鼓励和支持各地结合本地实际,适当增设各类公益性岗位,拓宽就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的阶段性、过渡性就业。

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监测与服务保障机制

一是各地应积极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就业监测体系。对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就业困难和家庭困难的毕业生持续开展就业动态监测,加强分类管理,定期开展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评估,把握大学生就业及市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健全预测预警、分级响应、上下联动的大学生就业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机制,做好风险防控预案,加强政策储备,切实防范失业风险。二是各地应建立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以高校帮扶指导为主导,以各地政府为兜底的困难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特别是当前疫情尚未结束,要做到高校帮扶不缺位、政府兜底不缺失,切实为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做好就业服务保障与支持工作,确保不出现“零就业”家庭。设立就业困难大学生专项帮扶项目,坚持公益性、实践性、有效性原则,为就业困难和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开展职业能力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促进困难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三是完善政府部门就业政策协同机制。加强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在就业政策方面的沟通协调,协同推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完善与落实。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崛起,网络平台就业、兼职就业、自由职业等多种灵活就业新形式蓬勃兴起,并为大学生群体所接受。当前应尽快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薪酬待遇、权益保障等政策制度,促进大学生灵活就业。并加强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返乡创业园等平台建设,引导支持大学生投身创业,并带动就业。四是建立区域公共就业服务联盟。如建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公共就业服务联盟,打破就业信息壁垒,整合就业服务资源,促进就业市场一体化,实现就业资源的优势互补与互通共享。

强化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教育、引导和服务

第一,加强就业教育与引导。将正确、积极的就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思政课和专业课中,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区域需求相结合。激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和中西部发展战略的热情,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中西部、乡村地区和基层单位建功立业。第二,为毕业生提供精准全面的就业服务。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电子档案,建立就业动态工作台账,特别是就业困难学生群体情况,并充分发挥互联网、手机移动端优势,实现就业岗位信息、政策宣介、专项培训等精准推送、实时共享,确保服务到每位毕业生。第三,依托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力量,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联合行业协会及其他社会组织,为高校毕业生及时提供市场动态、岗位与人才需求等信息。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建立高校与企业间就业信息和资源的整合共享,扩大行业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作者均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大学生 毕业生 高校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