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要闻

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发布 聚焦你关注的“医食美安”

2022年05月10日 23:39  |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人民网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申佳平)当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聚焦面向人民群众在‘医’‘食’‘美’‘安’领域的更高层次需求,”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今日举行的专题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介绍,《规划》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制定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并对2035年发展目标作了展望。

生物经济加速发展 “十四五”时期打造五个“新”

“生命健康领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最有望实现革命性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据统计,在《科学》杂志创刊125周年时公布的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中,52%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表示,近年来,主要国家纷纷加大对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围绕基因组学、脑与认知科学、合成生物学、精准医疗、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生物育种、生物质能源、生物安全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徐涛表示,特别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主要国家政府和各大生物医药企业都加大了在生物安全、疫苗和药物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客观上推动生物经济进入加速发展期。

王翔介绍,《规划》制定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概括起来就是“5个新”:生物经济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升,年营业收入百亿元以上企业数量显著增加;生物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生物产业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提高,区域性创新高地与产业集群的数量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生物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更加广泛惠及人民健康、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基本建成国家主导、防控兼备、多元立体、机制顺畅、基础扎实的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生物领域政策环境开创新局面,体制机制和制度环境更加优越,生物技术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审评审批、市场准入、产品定价、市场监管、产权保护等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入。

《规划》对2035年发展目标作了展望:生物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国际前列,基本形成技术水平领先、产业实力雄厚、融合应用广泛、资源保障有力、安全风险可控、制度体系完备的发展新局面。

明确四大发展领域 五项重点任务

《规划》明确了生物经济4大重点发展领域。一是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二是顺应“解决温饱”转向“营养多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生物农业。三是顺应“追求产能产效”转向“坚持生态优先”的新趋势,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四是顺应“被动防御”转向“主动保障”的新趋势,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

《规划》部署了生物经济发展5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大力夯实生物经济创新基础。加快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创新主体,优化生物经济创新发展的区域布局,深化生物经济创新合作。二是培育壮大生物经济支柱产业。加快推动医疗健康、生物农业、生物能源与生物环保、生物信息产业发展。三是积极推进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加大生物资源保护力度,健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体系,规范生物资源安全共享。四是加快建设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基础保障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建设,切实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五是努力优化生物领域政策环境。完善市场准入政策,扩大市场应用空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金融支撑服务,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政策先行先试。同时,《规划》提出了创新能力提升、生物医药技术惠民、现代种业提升、生物能源环保产业示范、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生物资源保藏开发、生物经济先导区建设7项重大工程。

生物经济面临挑战 四方面提升创新能力

青蒿素实现我国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生物企业占比达1/3、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约8%、现代生物发酵产品占全球70%以上份额……王翔指出,近年来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同时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原始创新能力仍较为薄弱,基础生命科学理论、底层关键共性技术、高端仪器和试剂、生物信息资源等积累不够,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仍不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比较少,百年疫情冲击国际开放合作等不利因素。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对于发展壮大生物经济来说,创新就是‘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王翔表示,《规划》将“坚持创新驱动”作为“十四五”发展生物经济的五个原则之首,强调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科研攻关机制,加快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规划》坚持问题导向,从4个方面部署提升生物经济创新能力。

一是加快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瞄准重点领域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超前部署引领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生物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开展前沿生物技术创新。

二是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发挥龙头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培育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壮大新型创新力量,支持建立产用联合体,加快研究型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鼓励建设行业研究院和创新发展联盟等。

三是优化创新发展的区域布局。引导创新资源向重点区域集聚,实施重点产业专项提升行动,先行先试改革举措,打造生物经济创新极和生物产业创新高地。推动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向高端化、国际化、平台化方向发展。

四是深化生物经济创新合作。鼓励国内科研机构主动发起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鼓励企业加快融入国际市场,推动重点产品走出去。建设对外合作生物产业园,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探索开展先进生物治疗诊断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图片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

编辑:罗文

关键词:生物 经济 创新 发展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