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奇闻轶事

忆张廉云女士

2022年05月12日 10:32  |  作者:郑学富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获悉张廉云女士病逝的消息,笔者不由得想起29年前拜访她的情景。

1993年4月8日,台儿庄区举行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落成揭幕仪式暨台儿庄大战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当时邀请了一部分健在的战役亲历者以及参战将士的后人,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女士是作为参战将士子女前来参加会议的。

因为我业余时间搞台儿庄战史研究,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收集史料的绝好机会。在举办活动前一天的晚上,我前往区政府机关招待所拜访张廉云女士。来到她下榻的房间时,里面已挤满了人。当时台儿庄区邮政局为配合这次活动,特制作发行了“台儿庄大战五十五周年纪念封”和“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落成纪念封”各一枚,这些人是前来请张女士在纪念封上签名的。

张廉云女士曾任民革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她工作兢兢业业、勤勉廉洁,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当时她已年届七十,但精神饱满,看上去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她得知我的来意后,谈起了张自忠将军的一些情况。

在张廉云的眼里,父亲是个懂孝道,忠于祖国,对子女不娇生惯养,与家人和睦相处的人。她说,张自忠生前常说“要凭良心,凭我的良心,求得良心的安慰”。张自忠注重的是“忠孝”二字,可是在七七事变后,他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平市长,忍辱负重,与敌周旋,竭力支撑平津危局,却被国人误解,背上了“汉奸”的骂名。9月初,张自忠化装逃出北平,在一天晚上来到天津与家人会面,沉稳地安排完家事,便悄然离去。为了避免邻人的注意,家人都不敢送出门。谁知无言一别,竟成永诀!

张自忠到南京后苦闷了一段时间,后在多方斡旋下,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59军军长,重返抗日前线。台儿庄战役是张自忠逃出平津后参加对日作战的第一仗,他拼尽全力打好此战。在危急关头,他率部先增援蚌埠,阻敌于淮河南岸;再驰援临沂,阻敌于临沂、莒县,粉碎了日军会师台儿庄的企图,为台儿庄战役取得巨大胜利奠定了基础。

张廉云痛心地说,北平那段代人受过的经历一直是父亲的一块心病,所以每次战斗父亲都是以命相搏,以证清白。在1940年5月枣宜会战中,张自忠身先士卒,与敌拼杀,身中七弹,他在弥留之际对随从说:“对国家、对民族,良心都平安,大家要杀敌报仇!”张自忠是抗战中中国军队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毛泽东为张自忠题写挽词“尽忠报国”;周恩来作悼文《追念张荩忱上将》,称赞“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张廉云说,父亲牺牲那年,自己才17岁。母亲得知父亲牺牲的消息后,七日滴水未进痛绝身亡,也追随父亲而去。说到这里,张廉云已经眼含泪花。1940年11月,张廉云第一次来到父亲的安葬之地——重庆梅花山,她抱着父亲的墓碑失声痛哭。她对我说,台儿庄是一个仅有20多万人的小区县,财政收入并不宽裕,能投资兴建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可见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这是为抗日英烈立下一座巍峨的丰碑,很感谢台儿庄人民的义举。这天晚上,张廉云回忆了父亲很多往事。采访结束时,张女士在我带来的纪念封上非常庄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字迹娟秀雅致,遒劲有力。

斯人已去,风范永存。那次拜访已过去近30年,但是张廉云女士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恍如昨日;那枚有张廉云女士签名的纪念封我将永远珍藏在身边,留作永久的纪念。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张廉云 女士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