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委员聊辽

从“辽一井”开始,这个故事不一般!

2022年05月16日 19:37  |  来源:辽宁政协
分享到: 

今日讲述人

盘锦市政协委员

辽河油田公司工会副主席  

胡兴龙 

1

盘锦,是辽河下游入海的地方。历史上曾是“潮汐涨落,蒲苇扬花,雁去鹤归,草莱未垦”之地,是有名的南大荒。

1964年初,大庆石油会战刚刚结束,人们沉浸在石油实现自给的喜悦中。此时,广袤的下辽河平原银装素裹,辽河油田第一批创业者——地质部第二普查大队3207钻井队顶着严寒,怀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崇高使命,浩浩荡荡开进下辽河,在黄金带构造上开始勘查“辽一井”井位,踩出了荒原上第一行创业足迹。

那时候黄金带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3207钻井队队员脚踏荒原,克服困难,用了近5个月时间,硬是靠着人拉肩扛运来了一批批生产物资,矗立起荒原上第一座钻塔。

2

1964年7月4日19时30分,轰鸣的钻机唤醒了下辽河这片沉寂了亿万年的土地,第一次试钻取得圆满成功。南大荒的这口“掘宝”之井被称为“辽一井”。在随后的7个多月里,3207钻井队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攻克了一个个难关,钻头不断向地层深处钻进。1965年2月15日,“辽一井”完钻,井深2720.48米。作为下辽河平原第一口参数井,“辽一井”建立了完整的中新生界地层剖面,找到了多个良好油气显示层,使辽河平原从普查勘探进入寻找油气田的新阶段。

1965年7月,地质部第一普查队在“辽一井”西面的大平房地区钻探成功“辽二井”,喜获工业油气流。此后,相继在下辽河地区打探井13口,在欧利坨子、热河台、大平房等地获得工业油流,表明下辽河平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从“辽一井”开始,辽河油田的创业启程;从“辽一井”开始,钻机轰鸣,抽油机欢唱,打破了南大荒的沉静;从“辽一井”开始,辽河石油人开拓进取,持续奏响“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激昂旋律,走出了争当“油老三”、建设全国最大稠油、超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的光辉历程;从“辽一井”开始,黑色石油与白色盐碱地结下不解之缘。 

3

可以说,“辽一井”打开了下辽河平原石油宝藏的大门,奠定了辽河油田开发建设的第一块基石,见证了全国最大的稠油、超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持续发展壮大的历程。

开发建设50多年来,辽河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近5亿吨、天然气900多亿方,实现财税贡献2900多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99项,有力助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辽一井”虽然已经退出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的历史舞台,但它依然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被镌刻在辽河发展史册的第一页。今天的“辽一井”已成为中国石油企业精神教育基地、辽宁省和盘锦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当有企业员工进行参观学习,以及新党员入党和新员工开展入厂教育时,这个昔日的“发源地”依旧发挥着不可代替的教育作用。“辽一井”仿佛一粒种子,让石油精神在一代代辽河石油人心中不断传承、历久弥新。

4

如今的辽河油田坚持发展定位,直面市场变化、低油价冲击等考验,实现了油气产量与保供能力同步增长,经营业绩与财税贡献明显提升,油地融合、安全环保、降碳减排等工作均获得积极进展。

面向“十四五”,辽河油田将继续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积极融入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全面推进“千万吨油田稳产、百亿方气库建设、外围区效益上产”,力争以“加油增气”的实际行动,努力在促进辽宁振兴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担当作为,持续贡献辽河石油铁军力量。

5

编辑:李敏杰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