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首个儿童慈善教育报告发布:家校社协同提高未成年人公益素养

2022年06月02日 14:59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6月2日电(记者 顾磊)“今年,在疫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已经向北京35所学校1000多人以及全国100所学校发出了征文通知,预计收集3000份作品。”健坤慈善基金会·青少年公益梦想计划有意在3年内与3000家学校合作征集1万个中小学生的公益梦想,该基金会理事长乔迁说,该项目既能帮扶困难群体,又能在孩子心灵中植入公益的种子,并增进父子两代人的情感认同。

儿童类公益项目近年持续增加,也是公众捐赠的重要对象。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的将困境儿童作为的救助对象的公益项目不同,当前许多公益组织开发了方便儿童参与的大量项目,从而提升儿童的公益素养。

6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和北京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联合在线上举办“重新定义成长——儿童公益素养报告发布暨案例分享会”,发布了首个儿童慈善教育发展报告和相关案例,公布了儿童公益素养的相关研究,健坤慈善基金会·青少年公益梦想计划即是案例之一。

儿童慈善教育方兴未艾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助理院长程芬介绍,调查发现,国内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慈善教育和实践活动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近6成被调查者带孩子参加过公益慈善或类似活动,9成有较强意愿接受儿童公益慈善教育;很多地方教育机构将公益慈善教育多与德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开发公益慈善主题的校本课程,有些地方还将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纳入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一些社会组织从筹款服务、慈善文化培育或儿童成长的角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慈善主题学习和实践活动,包括项目实地探访、开发慈善课程和教材、提供社会调研或志愿服务机会、举办公益主题比赛或学习营、搭建交流平台等;不少商业背景的教育服务机构,基于留学背景提升或素质教育需求,提供了“小而美”的体验活动。

“总体来说,国内面向中小学生的公益慈善教育服务方兴未艾,但也面临现有产品对需求回应不充分、体系化不足、专业化不高、可持续性不强等瓶颈和挑战。”程芬说。

在宏观环境支持和各方需求呼唤的利好氛围下,儿童公益慈善教育有望迎来发展新机。该报告建议,亟待强化顶层设计、凸显儿童公益慈善教育战略地位;发挥联合优势,推进儿童公益慈善教育地方实践;搭建资源平台,完善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竞争机制。

提升儿童公益素养需联合行动

儿童“双减”之后的时间用到哪儿,是家校社的共同关注。尤其是公益慈善有着利他的独特性,如何保障供需之间的有效对接和目标手段的微妙平衡,需要政府、家庭、学校、社会之间达成共识。

图:被调查家长认为开展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的主要挑战。

图:被调查家长认为开展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的主要挑战。

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华俊表示,各国发展无不采取“儿童优先”战略,儿童公益素养教育有利于从根源上减少“精致的利己主义”现象,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抱负、正能量的新一代,将为确保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人力资源和不竭的动力。另外,公益慈善教育采取从娃娃抓起,也有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

“提升儿童公益素养,需要4个突破:行动、参与、升华、机制。”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说,公益界已经为呈现出良好的创新力提供了丰富案例示范,未来需要促进更多行动;孩子是行动主体,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寓教于乐,激发他们的潜能;升华就是各界要看到儿童公益素养这个命题的深远意义,它不是简单的道德教育或利他活动,而是对儿童个体成长、家庭家风建设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都有价值;培育儿童公益素养的长效机制至关重要,未来要有更高层面的规划,统筹政府、社会、家庭、国际等更多资源,联合学校、家长和公益组织,专业教育机构等更多力量,集合协同、有序竞争、错位发展,形成良性的儿童公益教育生态和家校社协同共育的长效机制。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公益 儿童 慈善 教育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