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2年第三期 2022年第二期 2022年第一期 2021年第六期 2021年第五期 2021年第四期 2021年第三期 2021年第二期 2021年第一期 2020年第六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2年第三期

马新林:老实做人 用心治艺 敬畏传统 入古出新

2022年06月15日 11:11  |  作者: 韩明宝  |  来源:《画界》2022年5月第三期
分享到: 

革命圣地-时代之光-400×236cm--马新林

革命圣地-时代之光-400×236cm--马新林

潘天寿先生曾经说过,人品不高,画品难高;人品既高,画品不得不高。纵观当今画坛,马新林就是这样一位人品画品皆重,书画兼修、自出新意的艺术家。

马新林之花鸟画

首先,马新林的花鸟画是以书入画、长于写意。或巨幅,或折枝,都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一是胜在气势。势是章法构成的整体趋向以及大的构成方式和层次变化所形成的总体视觉感受。花鸟画区别于人物画和山水画的关键一点,就是特重取“势”,“气势”乃花鸟画生命之所在,吴昌硕先生晚年甚至提出“老缶画气不画形”的豪言,虽有所夸张,但也足以说明“取势”对花鸟画的重要性。观马新林的花鸟画,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一种咄咄逼人、扑面而来的“气势”,这种“气势”的产生,并不是装出来的、做出来的,而是马新林苦心经营的结果,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内在气质的外溢,也是他理论学养的积淀。他在画面经营上,如布兵排阵,心中有大格局,对物象的取舍、宾主、疏密、虚实、轻重、聚散、开合、藏露、呼应、出入等都精心调度,周密安排,让人感觉繁而不乱,简而不单,恰到好处。他特别注重画面整体的起承转合、映带呼应、三条线交叉有致,使每一个局部都统一在整体之中,贵在气势的抑扬和贯通。起如开门见山,突见峥嵘;承如草蛇灰线,不即不离;转如洪波万顷,必有高原;合则风回气聚,渊深含蓄,每每于小中见大、平中见奇,形成一个大开大合、气势磅礴的强大气场,给人一种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力量。

煌煌凌霄花-180×90cm--马新林

煌煌凌霄花-180×90cm--马新林

二是骨法用笔。中国画历来强调书法用笔,运用毛笔的笔触变化表现世间万物是中国画最主要的特点。所谓“言画法者,先明书法”,书法功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幅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古往今来,既是画家又是书家的大师不胜枚举,如米芾、赵之谦、徐渭、八大、吴昌硕、齐白石、李可染、孙其峰等,但也有许多小有成就的画家,最终因书法修养的欠缺而流于平庸。扎实的书法篆刻功底恰恰是马新林得天独厚的优势,他的书法作品早在30多年前的1984年,就在“首届中原书法大赛”中获奖,而后1987年又参加了“第三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和1995年的“第六届全国美术书法作品展览”、西泠印社“第三届篆刻作品展览”等等,其书法造诣可窥一斑。更可贵的是,他能够把书法篆刻的表现力驾轻就熟地运用到绘画当中去,在用笔的中侧顺逆、轻重快慢、提按顿挫、战擢拖卧、聚散滚点等技法上游刃有余,使一支毛笔随心应手、八面生风,充分发挥出极强的潜在表现力。他作画主张“一笔一墨”“或张或弛”,在沉着中求畅快,在畅快中求节奏,若“怒貌抉石、渴骥奔泉”,如锥画沙、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虫蚀木、如高山坠石。画面之点点线线,笔短而势长,一气呵成,全画之笔墨节奏,尽在气韵之中,黄宾虹先生提出的“平、圆、留、重、变”用笔原则在他的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欣赏马新林的花鸟画作品,有如聆听一曲气势宏阔、跌宕起伏的书法乐章。

故宫晴雪图-240×120cm--马新林

故宫晴雪图-240×120cm--马新林

三是赋色典雅。南齐谢赫“六法”中所讲的“随类赋彩”,并非是要求完全按某一物象之色而敷彩,只求类似即可。马新林花鸟画的着色以画面需要而为之,很主观,他主张色不脏墨,墨不碍色,互相映照。无论是敷面色画的,还是纯墨画的,都能给人一种清新典雅、心旷神怡的感觉。其纯水墨画浓淡得体,干湿相间,恰似百彩骈臻,得墨分五色之妙。虽无色而胜于有色;而敷色画浓而不艳,淡而华兹,画面协调柔和,雅俗共赏;同时惜色如金,把少许亮丽的颜色尽量用在画眼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体现了马新林用色的典雅追求。

四是造型生动。从专业美术学院走出来的马新林,几十年来画了大量的写生,甚至连公务出差,他也总背着画具,抓紧空余时间画几张画,戏称为“搂草打兔子”,如此练就了极强的写实能力。他对物象的观察和刻画能够细致入微、惟妙惟肖,追求“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中国画创作中,他则坚持要讲“画”理,而不能讲道理,要敢于对物象的塑造大胆取舍,假借搬移、目记手追、游观落墨,一一为我所用,做到形神兼备、遗貌取神,以不似之似,立意鲜明的要义,生动自然,处处体现出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五是自出新意。马新林从史到今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经过认真的临摹学习和深入的分析研究。理论上过关,立场才能坚定,所以师古人、师造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他一贯的立场。马新林是孙其峰先生和尚涛先生的高足。在经过多年的笔墨历练、打下坚实基础之后,不为传统和自然所囿,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否定自己又坚守自我,勇于“标新立异”而又不急于求成。坚持“学以致用,循序渐进,不忘初心,超越自我”,厚积而薄发,逐渐形成了自己融书于画、以画养书、意味深长、既古朴高雅又清新亮丽的小写意花鸟画风格。

晒秋图240×120cm--马新林

晒秋图240×120cm--马新林


马新林之山水画

其次,马新林的山水画艺术更加标新立异,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气象高华。山水画自北宋以来就形成以董巨、荆关、李郭为代表的三大流派,其中董巨写江南山水,荆关写太行山脉,李郭写黄土高原,因所写对象不同,他们创造出不同的皴法,风格迥异,但都达到了艺术上的崇高境界。马新林在认真学习传统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感情和修养,揉进自己的技法特点,把传统技法融通迹化,使之更加适合表现不同的对象,更加接近现实生活,更加具有时代气息。他的作品直出胸臆,架构宏大,气象高华,来龙去脉清晰,无矫揉造作之处,亦无“大尺寸小格局、大画面小假山”之嫌。其皴法壮健不粗,细密不弱,源于传统别于传统,从一味模拟古法的习气中脱颖而出。他创作的《延安颂》、甘肃会宁《春染红军会师路》等大幅主题性山水画创作和国内外现代城乡山水画写生系列自成一格,融进了他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放笔的担当和使命感,画作处处体现出崭新的个人风貌和时代精神。

微山湖秋趣-136×68cm--马新林

微山湖秋趣-136×68cm--马新林

二是笔墨立象。自古大家无有不创新者,创新愈多,后人对其评价愈高。马新林的山水画创作,用笔沉厚,皴擦点染,勾勒使转,随心所欲,皆为心迹。用墨讲究干湿浓淡,泼惜结合,莹然光洁,不腻不燥。画面笔墨相生相发,气脉贯通,既层层映带又浑成一片,清而能厚,密而能透。笔墨风格十分鲜明,既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并世作者,变化莫测,令人捉摸不透,亦无规律可寻,但是只要走心其中,细究其理,却又让你感到真正是相由心生、由技而道,水到渠成,自有规律,可见其面目已具,创法有成。

报喜图-180×90cm--马新林

报喜图-180×90cm--马新林

三是神完气足。神和气是中国画的灵魂,前者是说神情,后者则包含着气息。神情是心迹的表露,气息近似品格,每每和一个人的人格相一致。打开马新林的山水画作,第一眼就能被其中洋溢的现代气息和个人品格所吸引,越看越能抓住人,所谓“入之愈深见愈奇”。他的画笔墨精湛、章法严密,不造作、不疲沓,血脉鲜活而富张力,精神饱满,气势旺盛,“神完气足”而严整大气,使人玩味无穷。

马新林的画,无论花鸟还是山水,均能格调高雅,韵味腴泽,处处洋溢着一种既正能量又接地气的时代气息和品格高雅、健康向上的个人风貌。

春消息-240×90cm--马新林

春消息-240×90cm--马新林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马新林选择的是一条特立独行的艺术之路,他深知在这条路上布满了荆棘和坎坷,也充满了阳光和希望。他励志把“老实做人、用心治艺、敬畏传统、入古出新”十六个字,作为自己艺术道路上的座右铭。我们相信,书画兼擅、自出新意的马新林必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终将攀上书画艺术的高峰。

(文章有删节)

马新林: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博物馆近现当代艺术品类藏品定级专家、李可染画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杨文军

文章来源:《画界》2022年5月第三期

版面设计:汤炜

未标题-1

未标题-2

未标题-3



编辑:画界 邢志敏

关键词:新林 传统 出新 花鸟画 马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