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迎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焦点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丨国之大者:在香港上一堂爱国教育的好课

2022年06月20日 14:31 |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新华社香港6月9日电  题:国之大者:在香港上一堂爱国教育的好课

新华社记者 张雅诗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有什么事发生?”“签订《南京条约》”“香港岛被割让”“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即使香港在鸦片战争后被英国强占,但仍然是中国领土”……位于港岛北角的培侨中学,初二中国历史课上,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着上一节课内容。

黑板前的屏幕显示着“外力冲击与内忧”这一题目。在课堂上,中学教师穆家骏以一问一答形式与学生互动,课堂上他还以外拍短视频作为补充教材,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了解。

35分钟的一堂课,时间紧凑,同学们留心听讲、抓紧写笔记。“读到鸦片战争这一段历史,提醒了我不能忘记国耻,一定要铭记历史。”学生黄靖楠下课后对记者说。

2021年9月30日,香港鲜鱼行学校的学生在上国情教育课。新华社记者 刘展威 摄

自2018/2019学年起,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落实中国历史列为初中独立必修科并改革课程内容,古今并重,让学生能全面及系统地学习中国历史,培养其正确历史观和国民身份认同。

教授中国历史多年的穆家骏表示,初二下学期主要讲述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近现代史,“从中国被列强入侵、积贫积弱,到现在对民族复兴充满信心。我们要把这段重要的历史给学生讲,帮助他们建立国民身份认同”。

两年前,在香港一家小学的网课上,同样是讲述鸦片战争,一名常识科教师却歪曲史实,称鸦片战争的起因是“英国为消灭鸦片才发动战争”。经调查后,该教师被取消教师注册资格。

2021年12月13日,香港中小学校长在驻香港部队展览中心参观。新华社发 易定 摄

培侨中学校长伍焕杰认为,在推动国民教育方面,教师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教育就是生命影响生命,教师本身必须有爱国爱港的心,才能给予学生正面的影响。”

除了将中国历史列为必修科,教育局于2021年11月公布《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试行版),鼓励学校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力度培育学生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该架构以中华文化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主干,强调应从小加强学生的国家观念。该架构将于2022年9月全面推行。

目前在香港,很多学校像培侨中学一样,将爱国教育元素贯穿在各个科目中。“以地理科为例,教师可以介绍国家不同的地貌地形、祖国大好山河,让学生从不同方面认识国家的情况。”伍焕杰说。

对培侨中学的师生来说,爱国教育不仅是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是整个校园的文化。该校在运动场的周围贴上了国歌歌词,让学生耳濡目染。“这个环境加深了我们对国家的归属感,身为中国人是很自豪的事情。”学生卢卓知说。

此外,教育局也从一些科目的内容着手,为香港教育正本清源。

在香港,通识教育于2009年列入为高中必修科,并于2012年开始被列入香港高考必考科目。然而,通识科课程无框架、无审批的问题却一直为人诟病。市面上的一些所谓“教科书”被多次揭发内容偏颇,有的教材出现攻击“一国两制”、负面解读内地状况、激化香港与内地矛盾等内容。

2020年11月,教育局宣布,精简通识科课程内容,优化教材和考试安排。2021年初,教育局公布高中4个核心科目的优化内容时指出,将通识科改名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简称“公民科”),着重培养学生正面价值观、积极态度和国民身份认同。

公民科于2021年9月开始推行,课程以香港问题的由来作为开首,让学生了解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一事实。

2021年10月11日,香港小学生在参观《国家相册》大型图片典藏展。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在国家安全教育方面,教育局于2021年5月公布4个中学科目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框架,包括中国历史科、历史科、经济科、生活与社会科。该4个课程框架均建议安排学生到内地考察交流。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穆家骏认为,特区政府在教育上的一系列新举措是拨乱反正的重要一步,课程上的纠正则尤为必须。

2021年10月,教育局根据《国旗及国徽(修订)条例》,就将国旗和国徽纳入中小学教育,以及学校升挂国旗和区旗及举行升国旗仪式事宜提供最新指引。从2022年1月1日开始,学校必须于每个上课日以及香港回归纪念日、国庆日等重要日子升挂国旗。

香港特区成立25周年在即,培侨中学师生近日在大自然上了一堂爱国教育课——在港岛以东的东龙岛举行升旗仪式。伍焕杰表示,岛上没有相关设备,学生们把国旗和旗杆带到岛上,在这里亲手升起五星红旗和特区区旗,别具意义。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