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广西北海:“三帮扶三服务”引领残疾人共创美好生活

2022年06月28日 14:5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海6月28日电(记者 顾磊)2021年以来,广西北海市残联认真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通过实施“三帮扶三服务”项目、创新残疾人托管托养模式、建设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爱心车间等措施,多维度、多举措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带领残疾人走向幸福之路。

探索创新,打造残疾人集中托养“幸福家园” 

北海市残联结合实际,先后在铁山港区、合浦县建成2个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扶贫示范基地。同时,建设市级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开展智力、重度肢体残疾人集中托养服务,有效解决了残疾人家庭因照护困难及捆绑劳动力的问题,成为贫困残疾人的“幸福家园”。

陈莲是铁山港区一名二级智力残疾人,大女儿、二女儿都是智力残疾人,小儿子还在读小学,全家5人中3人是残疾人,家庭开支全部依靠丈夫耕种一亩三分地和低保支撑。2018年铁山港区秋风塘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扶贫示范基地建成后,陈莲及两个女儿入住基地,获得专业和周到的托养照护服务,同时她的丈夫梁德宗被聘为基地全日制的护理人员,家庭生活开支锐减,每月能领到2000元的工作补贴,一举解决了这个一户多残家庭残疾人照护难、经济压力大的困境。2019年陈莲全家顺利脱贫。目前,该基地托养残疾人共20人次,脱贫脱困效果显著。

铁山港区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扶贫示范基地的成功,推动北海市政府出台了《北海市脱贫攻坚兜底集中托养工作方案》,让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工作在北海市全面铺开。

图:北海市委书记蔡锦军到北海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看望慰问在托残疾人

图:北海市委书记蔡锦军到北海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看望慰问在托残疾人

2020年8月,北海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托养服务工作采取向社会专业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除了提供日常照料服务,还配备完善的康复训练、文体活动、辅助性就业等方面的设施设备。

庞能玮、庞能清是亲生兄弟,他们都是先天性智力重度残疾人。他们两身性格内向,不敢与人交流。入托前,他们的父母都已经过世,兄弟俩的日常生活都是由姐姐帮忙照料。入托后,他们在护工的引导下,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他们学会了热情地向人问好,学会了整理内务、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劳动技能,成为护工的“好帮手”。

“他们兄弟俩到托养中心后,我不用每天花时间、精力照看他们,我的时间和劳动力都得到了解放,可以没有顾虑地出去打工挣钱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兄弟俩现在可以在托养中心开展一些简单的劳动、康复训练等,由原来性格孤僻内向逐渐变得开朗活泼,生活逐渐做到简单自理,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兄弟俩的姐姐深感欣慰地说道。

北海市积极探索创新托养模式,努力把托养中心打造成为一个残有所养、残有所乐、残有所为、残有所康的“幸福家园”,真正实现“托养一个人,解放一群人,幸福一家人”的目标。2021年运行至今,共有120多名残疾人有意愿入托,目前已入托48人次,现有在托残疾人26名,其中低保户、特困户和脱贫户占98%。

破解难题,打造精神残疾人托管“温馨家园”

精神残疾人的安全问题让家属操碎了心,大多数精神残疾人家庭只能面临两个选择:一是送到医院,让精神残疾人接受隔离治疗;二是怕伤害到别人,把残疾人关在家中。看管好精神残疾人成为家属的操心事和烦心事。北海市残联从2019年开始,依托北海冉升精神病医院,建立了北海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托管服务基地。

重度精神残疾人潘敏莉的家属,获悉北海市残联与北海冉升精神病医院联合建设精神残疾人托管基地,第一时间向残联递交了申请。2019年5月,潘敏莉来到冉升精神托管基地的时候,生活自理能力差,生活中很少与人交流,对各种娱乐活动不感兴趣。通过一段时间的托管生活,在医生和护理人员的精心帮助下,她学会了手工制作、绘画、表演、电子琴、电脑操作等,生存技能、就业能力明显提高。潘敏莉的进步得到冉升医院一致认可,医院为她安排了洗碗、清理卫生等有偿工作,她的工疗收入成为她进步的动力,同时也减轻了她的家庭经济负担。

据统计,2021年至今,基地共投入经费24.4万多元,为37名符合条件的精神残疾人提供康复托管服务,打造了服务精神残疾人的“温馨家园”。

联动聚力,打造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社区“爱心车间”

北海市残联积极探索和创新残疾人就业模式,创建了以社区为依托、以企业为载体、以托养为手段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爱心车间”模式,有机整合“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分散按比例就业+日间照料+康复”等服务项目。

图:军屯村乡村振兴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

图:军屯村乡村振兴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

海城区军屯村冯姐的丈夫钟哥今年37岁,二级精神残疾,一直在家,病情不稳定,与人交流少。当冯姐得知军屯村要建立就业基地时,毫不犹豫地向当地残联提出申请。钟哥进入基地后,认真学习电子元件组装,很快就基本掌握了组装技巧,得到了基地管理员的点赞。同时钟哥也克服了开始时的拘谨和紧张,慢慢变得开朗起来,每天都跟同工友们有说有笑。

目前,北海市建立社区残疾人日间照料站和“爱心车间”共19个,安置智力、精神和肢体重度残疾人159人,其中已有94名残疾人与企业等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有效帮助残疾人家庭克服残疾人照料、就业、康复等难题,真正释放了残疾人家庭劳动力。

2022年4月,北海市依托军屯村委创新建立乡村振兴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搭建起企业与残疾人之间的交流服务平台,优先安排周边农村脱贫和监测户残疾人到基地就业,让企业发展融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局中,为困难残疾人解决就业问题,助推乡村振兴。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残疾人 托养 基地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