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资讯

以多元之美共绘同心圆

——中国美术馆系列民族题材美术展览综述

2022年07月04日 09:03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二○一九年三月,吴为山在“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现场,为观众讲解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

2021年7月15日至2022年7月,“美在民间——中国美术馆藏木版年画作品展”在延安文艺纪念馆举办。

本报记者 张丽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日前,“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是近年来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系列民族题材美术展览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期文化周刊采访相关委员及画家、学者、理论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就艺术促进民族大团结、民族题材美术创作难点重点与未来趋势等进行报道。

歌颂各民族

共同繁荣的时代风貌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的参展作者中,既有70多岁的资深前辈,也有享誉画坛的创作中坚;既有汉族,也有彝族、蒙古族、朝,呼应了民族一家亲的主题思想。他们长期关注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现实生活与社会发展,以当代的视野和富有新意的艺术语言,描绘了民族团结、亲如一家的时代画卷。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表示,“这些参展画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直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民族艺术的挚爱,用手中的画笔歌颂和赞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时代风貌。从艺术视觉表现上,共同注重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品格与现代艺术观念相结合;注重笔墨当随时代,关注新农村建设;注重表达中国人物画的民族性、独特性。”

自2016年以来,中国美术馆主办或联合主办了一系列民族题材美术展览。2016年,“中华民族大团结全国美术作品展”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彰显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表现他们如诗如画的生活家园与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2019年,“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首次以雕塑艺术全面反映中国各民族的民族历史、民族英雄、民族生活、民族风俗与友好关系,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向上的精神气象,呈现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水平、新成就;2021年,“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美在新疆——中国美术馆藏精品展”和“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丝路飞虹——中国美术馆藏韩乐然作品展”走进新疆,是中国美术馆与新疆美术馆建立长效帮扶工作机制的举措之一,促进了新疆文化艺术的充分展示与新疆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受到当地观众的喜爱。

在“情系寨乡——李惠贞捐赠西南少数民族背扇精品展”上,来自西南四省20多个地区、8个少数民族的精美背扇集中亮相。展览以“情系寨乡”为题,意在通过这些技艺高超、纹饰精美的背扇,让人们感受到西南少数民族妇女用美好情感和伟大母爱织绣起来的绚丽多姿的民族艺术。同时,“情系寨乡”也寓示着李惠贞慷慨出资收藏并无私捐赠给国家惠民的人文情怀与拳拳爱国心。在吴为山眼中,“展览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李惠贞心系祖国,将寄托着千千万万个母亲的殷殷希望和见证着她们心灵美的背扇捐赠于国家艺术殿堂,化为一泓美的清流,汇入伟大民族美的洪流而生生不息。巨川非一源,这种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力。它以精神的美、形象的美、智慧的美、创造的美书写着美丽中国。”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美术馆围绕多个主题,以多元形式展现了唐卡艺术的魅力。2017年作为中国美术馆援藏项目,“天上西藏·西藏唐卡艺术精品汇展”开展,汇集了西藏当代美术家和唐卡艺术家创作的大量优秀唐卡艺术作品;2018年“中国美术馆对口支援青海文化建设扶持项目:雪域丹青·匠心筑梦——青海唐卡绘画艺术精品展”以热贡唐卡为重点,展出了青海唐卡绘画艺术的新水平; 2018年,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传播交流推广类资助项目,“中国唐卡艺术精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2019年“梵韵丹青——娘本唐卡艺术展”展出娘本近40年来艺术历程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70件;2019年“雪域祥云——西藏布面重彩画展”集中展示西藏美术家近年来布面重彩画创作的最新成果,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献礼;2019年“须弥胜境·彼岸莲华——藏传臻品唐卡艺术展”向公众展示唐卡的文化内涵和精湛技艺……中国美术馆展出系列唐卡展,既反映了青海、西藏艺术家们的心理、精神面貌,也反映了青海、西藏的经济建设成果。

“就中国艺术精神而言,中国艺术史总结的重要审美特征几乎均可在各民族艺术传统中发现传承脉络与验证实例。”吴为山表示,世界文化多元共存的性质决定了每个民族的文化形态都有其独特价值。在21世纪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世界各国的文化边界正在趋于互渗、交融。具备民族性的艺术,才具有鲜活、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才会为世界其他民族所重视。

深挖少数民族

真正的生活与思想

对于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深切感受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在色彩、服装服饰、民俗等题材上挖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在艺术语言上传统笔墨碰到新题材时也能非常鲜明地体现出来,“观看时,我不会把它特意当作少数民族题材作品来欣赏,反而因为有新的民族题材形式,让传统笔墨的提炼更有特色与味道。”这也引发一些学者专家思考,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要怎样挖掘少数民族的生活,展现他们的思想,甚至他们的焦虑和对未来的希望,这就涉及在现在城镇化、全球化进程中,如何重新看待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问题。她希望未来有更多的美术作品,不仅能看到少数民族的服装服饰、节庆习俗,更能感受到他们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所共同经历的喜怒哀乐。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孙志钧一直是以蒙古族题材为主进行创作,他感到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从最初的猎奇探奇,到表现少数民族生态和有关人的本质内容,这是艺术的一个发展规律。“我愿意在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上更多地挖掘人性与人的精神内涵。其实每个人的美术作品都在变化,虽然题材、精神内涵没变,但是技术、形式在变。”参加此次展览的艺术家大部分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让这次活动更具有了学术价值。对此,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晓辉认为:百年以来现实人物画的创作,特别是对于水墨包括工笔来说都是研究性的进程,也蕴含了每个时代的成果及其研究内容。

“少数民族题材是美术百花园中最灿烂的一朵,进行少数民族题材创作重要的还是要深入生活,深挖少数民族的方方面面。”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金贵看来,进行美术创作,始终离不开生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朴春子几乎每年都会带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直接到村民家里,跟他们同吃同住,认真感受他们的生活。这次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空山鸟语》就是在2006年朴春子带学生下乡搜集素材而创作的作品。她认为,带学生深入基层是非常有必要的环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颖生参展作品多表现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在和而不同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从文化层面包括对服装服饰、色彩文字等进行更深层的挖掘,多一些真诚的表现,而不只是停留在对他们表面生活的了解与呈现,这可能是每个艺术家应该做的事情。”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苏茹娅从小生活在蒙古族的文化和生活环境之下,她说,她想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把蒙古族的精神气质表现出来。

在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各民族民间美术是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日渐加剧,乡土社会原有的生活与劳作空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各民族的民间美术失去了原有的生存语境,它们正在逐步消亡与流失。吴为山呼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要加强国家层面对于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系统性收藏和利用。他建议由文化主管部门牵头成立课题组,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考察,全面梳理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美术状况,建立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国家收藏规划,建设各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数据库,同时将继续扶持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展览,以展览促进收藏,以展览促进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和保护。“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美学、文化、历史、民俗的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以多元之美书写中华民族团结的同心圆。”吴为山说道。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7月04日   第 09 版)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美术 中国 艺术 少数民族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