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双碳中国 能源担当>政策导读

带动万亿投资!

2022年07月04日 09:16 | 作者:朱妍 | 来源:中国能源报
分享到: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用好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对减污降碳的支持力度。扎实推进气候投融资,建设国家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近日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再次强调要促进更多资金投向低碳领域。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气候投融资试点目前已基本完成评审工作,启动运行在即。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气候友好型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和再融资,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小微企业、社会公众参与。如何以金融力量撬动更多低碳流量?什么样的项目更受资本青睐?

带动上下游万亿元市场投资 

与碳相关的金融工具,2020年以后才在我国大规模推行,时间虽不长但发展迅速。“以前气候投融资像群演中的一员,现在却站到了舞台中央。”有人这样比喻。记者近期参加多场研讨会时注意到,“高质量发展的绿色金融”以及金融机构的投资内容和方式备受关注。其中,作为降碳主战场的能源领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跨界关注、深度研究。

“高比例风光接入新型电力系统,催生能源科技与商业示范持续突破。新技术、新模式、新发展需要资本市场提供精准产品与高效服务,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与投资热情。”在近日举行的长城证券第二届绿色低碳能源论坛上,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巍直言,金融机构作为推动技术和资本要素融合的关键环节,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发挥着要素配置、引导投资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关键作用。“‘十四五’到‘十五五’期间,能源转型蕴含巨大投资需求,将带动上下游产业与科技创新投入达到万亿元级规模。”

上述观点得到平安银行战略发展部董事总经理卢乐书的佐证——平安银行快速响应大中型企业的绿色发展需求,将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6个方向作为主攻内容,并进一步聚焦风光水核等15个细分行业。“我们的绿色信贷业务增长飞快,到今年3月末,较2021年年初增长了289%。”

再如,中国工商银行于6月15日宣布,成功发行境内首单碳中和绿色金融债券100亿元,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具有显著碳减排效果的绿色产业项目,储备项目包括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类型,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50万吨。

金融机构升级产品和服务

新需求催生新改变。记者了解到,不少金融机构已围绕“双碳”目标作出响应,升级新产品、提升新功能。“我们致力于建设以电力能源为特色的一流证券公司,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相结合的产业升级之路,为能源领域产融结合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提供方案。”张巍表示。

卢乐书举例,平安银行推出的“清洁能源电站确权贷”,专门面向清洁能源发电企业,按照相关部门公布的补贴清单,基于已确权但未发放的补贴提供融资,可帮助企业缓解补贴滞后带来的资金压力。“新能源电站前融项目贷款”则针对地方大型国企、行业龙头企业及下属公司等,在电站建设前期为优质企业合理采购需求提供融资服务。“一般项目贷款合规性文件有20多项,但前融合规性文件简化至不到10项。”

“除了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传统方式,资产证券化、第三方融资、基金和股权投资、绿色债券等,均是值得关注的创新融资模式。比如,光伏电站的资产证券化就是优选路径之一,尤其是集中式光伏发电产权、收益明确,涉及金额一般比较大,有助于覆盖证券化成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唐方方表示。

不过,新尝试也伴随着新挑战。唐方方称,绿色债券市场具有丰富的资金储备,合理利用将极大促进新能源产业的资金融入,但其审批流程繁杂,申报时间较长,标准化流程有待研究完善。再如,私募行业也在加大关注绿色投资,但目前,私募、风投对绿色技术的认知和经验有限,基金存续期较短,投资相对不足。“建议提高自身专业性,将绿色理念真正纳入投资决策全流程。”

让投资商“看得懂愿意投”

要想争取更多金融支持,能源领域自身也需要转变。

“提高企业碳足迹和气候风险披露的透明度是马上可以做的事情,包括企业怎么经营、能源使用与气候风险的关联性、自身碳排放水平等。想得到投资者、监管机构的认可,还要抓紧时间确立公司转型计划并采取具体举措,付诸行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这不仅是对高碳企业的要求,越早将企业自己纳入降碳进程、越能占据主动。

唐方方坦言,我国风光等资源与能源消费需求往往呈逆向分布,无形中抬高了违约几率。新能源设备专业化程度高、回收处理价值低,导致违约后可回收比例低。基于上述特征,大型国企新能源项目融资较有优势,而中小型新能源企业相对困难,面临贷款担保条件苛刻的问题,通常要求提供实物作为抵押。

深圳易度新能源总经理宋燕华认为,考虑到风电、光伏发电等项目的天然间歇性、波动性,让项目现金流变得更加平稳、可预期,使之成为看得懂、愿意投资的标的很关键。“现有的银行贷款方案,并没有真正与项目经营状况相结合。”

宋燕华建议,除了新项目,还可关注存量项目“老树开花”。以风电项目为例,到今年底将分别约有45%、14%的风电装机超出5年和10年质保期,部分到了退役期,技改需求迫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孤儿’风机,厂家没了但设备还在。目前,新能源项目投资主要集中在建设期,存量项目翻新可视为能源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新的契合点,由金融机构、设备厂家、业主方共同创造新的融资模式。”

编辑:罗文

关键词: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