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资讯

240余件考古出土文物亮相 展现国家博物馆百年考古成果

2022年07月04日 14:16  |  作者:谢颖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7月4日电(记者 谢颖)今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国博考古也已走过百余年春秋。7月2日起,“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N9展厅对公众展出。

GetAttachment

展览用240余件考古出土代表性文物,从陆、海、空不同维度立体式展示百余年来国博考古不断开拓进取的历程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内容涉及国家博物馆百余年来主持或参与的约70个考古发掘和调查项目,从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到清代水下沉船发掘,从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用考古学语言、考古学方法、考古成果和考古资料向观众呈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讲述悠久灿烂的中国故事,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反映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

GetAttachment (1)

走进展览,众多文物精品一一亮相,如江苏省泗洪县韩井遗址出土的距今8500-8000年的炭化稻;山西垣曲商城出土的研究商代前期礼仪制度的青铜鼎;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出土的反映秦国早期礼乐制度的秦子鎛;甘肃甘谷县毛家坪遗址出土的目前考古仅见的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作器——子车戈;甘肃张家川县马家塬遗址出土的东西方文化合璧例证——蓝釉杯;钜鹿宋城出土的宋代青白瓷瓜棱式执壶;“南海一号”“华光礁一号”“碗礁一号”等沉船出水的外销瓷器;迄今所见地球历史上最大的骆驼——金远洞巨副驼的骨架等。

GetAttachment (2)

1921年,几乎与仰韶遗址发掘同时,在河北钜鹿开始的古城发掘,揭开国博考古的序幕。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博考古长足发展,始以田野考古为主,后陆续开拓水下、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领域,先后主持山西垣曲古城东关、南关商城、河南渑池班村等遗址田野考古工作;组织开展南海一号沉船遗址调查、平潭碗礁和大练岛一号沉船遗址发掘及全国沿海水下文物普查等水下考古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博物馆紧跟时代要求,在原综合考古部基础上成立考古院,参与开展雄安新区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在巩固做好传统优势考古项目的基础上,逐渐向西北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倾斜,探索反映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古代丝绸之路形成与变迁的代表性物证。


GetAttachment (3)

本次展览通过展示国家博物馆百余年在考古工作中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就,让国家博物馆发展积累的考古成果与人民大众共享,努力使考古学这一学科全面走向社会公众,使考古成果惠及民众,服务社会。

(摄影:余冠辰)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考古 国家 博物馆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