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奋斗者正青春>聚焦

四十多年了,大学时期的这册手抄书,他一直留着!

2022年07月08日 21:49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他,从乡村干部起步,历经政府行政、新闻传媒、企业管理、行业协会等各种岗位历练,最终成长为共和国的一位副部长。他的大学如何度过,又给了他什么样的人生财富?全国政协委员杨建平一本手抄书的故事,当能给青年以重要启迪。

1

1959年9月出生于河南陕县。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编辑。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经济界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专委。曾历任河南省三门峡市政府副秘书长,2001年参加全国公选到中华合作时报社任总编辑、社长、党委书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声像中心主任、信息中心主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局长、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主任。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兼任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我的大学和一本书的故事

我是1978年考上大学的。离开大学已经四十余年,我手头保留着大学的物件,只有我的两本手抄书和一些读书卡片。

如今抚摸这些陈年旧物,被生活磨得结茧的心还能生出丝丝感伤,反思四十多年前的大学生活,我觉得有两条感悟:

一是为自己长本事、长学问而读书,不要为应付老师的考试而读书。

二是肯下笨功夫读书,而不取巧求快。

(一)

我1978年参加高考,进入大学中文专业。当时,有一句很豪迈的口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晚上宿舍熄灯后,同学们的黑灯卧谈,最是海阔天空。许多人都畅谈梦想或者远大志向,要当科学家、文学家、作家、教师、工程师等等。

我是听不了几个梦想,就自己先进入梦乡了。

我没有梦想和志向。

当时真实的想法是:考学、上大学、当“城里人”,干工作,吃白面馒头,吃肉。至于什么专业、什么家、什么师,离我太遥远。

对文学,我几乎是一张白纸。

因为白纸一张,所以没有固定概念。学习到唐诗时,老师重点讲李杜,一个李白、一个杜甫,一个浪漫主义、一个现实主义。其他诗人都是一点而过。

课余时间,去图书馆借了《全唐诗》翻阅。才知道唐诗的海洋有多宽广、有多深邃,才看到唐代诗人的星空有多浩瀚、多璀璨。

在璀璨的夜空中不知哪根筋跳动,忽然我就喜欢上王维这颗星,觉得他的诗和我在乡村的所见所闻切近,特别入耳入脑,合我口味。

看得多了,觉得他的诗不是山水田园、诗中有画就可以打发的。他是怎么把诗和画、和音乐、和佛教融合一体?他为什么亦官亦隐、亦诗亦禅?为什么他那首《渭城曲》能千古传唱?为什么《红楼梦》里黛玉教香菱学诗,要强调从王维入手,方为正途?

钻了牛角尖,就闷着头自己到处找资料,想弄个究竟。但对于王维的研究资料,当时少得可怜。

看了北京大学教授陈贻焮的《唐诗论丛》,就愣头愣脑写信求教。陈老不嫌弃我这个愣头小子的荒唐和幼稚,竟然还回信说,你可以自己就此几个问题读书研究,并推荐清人赵殿成的《王右丞集笺注》,让我先看看。

去新华书店找,没有卖《王右丞集笺注》这本书;我到学校图书馆查,没有这本书;我又到市图书馆查,查到了,但不能带走看。

骑着自行车回学校的路上,我开始发愿:从《全唐诗》中,把王维的诗,一首一首抄出来。

我找亲戚从印刷厂弄来印书裁割下来的废纸边,自己再裁成十六开大小的纸,拿妈妈纳鞋底的线绳,缀成像书一样的本子。白纸上没有格子,抄书怕歪斜,我又用尺子在一张稍微硬一点的纸张上,画出稿纸模样,衬在白纸下面,映出格子,这样抄写的字,就行直字匀。写完一张,再把格子模板,移到下一张纸下面,如此往复。

我借来《全唐诗》中有王维诗歌的一百二十五卷、一百二十六卷,开始作业。宿舍、教室、阅览室,只要有空,我就抄一阵子。

为了将来批注、补充资料方便,我抄写的时候,每一页周边都留出很大空白。

已经不记得抄了多长时间,我抄完了《全唐诗》里收录王维所有的诗,共计386首。顺带也把王维的传记和文章全部抄了,附在本子后面。

查阅、抄录、注释的同时,我又开始阅读各类诗话、词话、谈艺录、音乐绘画书籍,摘抄关于王维的诗歌、绘画、音乐的分析评论观点。整篇的文章,抄写后单独附在手抄本后面;只言片语,就摘写成纸条,贴在具体那首诗的旁边。这本手抄的书,旁批、眉批、加注、纸条,林林总总,成了“老和尚的百衲衣”。

1980年一年的时间,除了学习课程表上的功课,完成考试外,我几乎把所有自学时间都用来抄写关于王维的这本书或者叫笔记。原来缀好的本子已经抄写满了。我又装订一本同样的书本,继续搜罗有关王维的有价值的研究资料,抄录、摘编、粘贴。

2

(二)

知道这件事并支持我的,有两个人。

一个是阅览室的管理员,我至今不知道他的姓名。

学校的阅览室很多,但我最喜欢去的是图书馆旁边的一个专门对教师开放的阅览室。那里的书报杂志多、人少,看书摘抄资料比较安静。

管理这个阅览室的是一位白发老人,很瘦弱的样子,但也很有几分书卷气。我本没有资格进去的,一次有事去找老师,谈完后就趁机在那里多待了一会儿,一直到剩下我一个人时,那老人也没有赶我走。

下班时间到了,我的一篇文章还没有看完。老人和蔼地说:“明天再来看,我替你存起来,不让别人看。”我很诧异地问:“真的?我明天还可以来这里看吗?”他笑笑说:“可以吧。”接着他又自言自语地说:“追求知识是崇高的事,热爱读书是幸福的事。”当时,夕阳透过窗户照射着他,稀疏的白发一丝不苟,白皙的脸孔沧桑而凝重。

有了他的特许,我就常常“混迹”于这个教师阅览室,带着我的手抄本,如饥似渴地读我喜欢的书报杂志,抄我急需的资料。许多资料我找不到,他都说,你说给我,我替你找。他总是“手到擒来”。

时间长了,老人看出我在干什么,就开始和我聊天,他告诉我:“做学问就得这样下笨功夫。书,非借无以读,非抄无以记,非写无以悟。”

也许老人是从我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对我格外关照。天气热了,老师们来看书都常常自带水杯,不少老师的水杯外面还有时髦的编花杯套。我一般是偷偷躲在角落里看书,从未喝过水。一天下午,我正在埋头看书,忽然,一个水杯子放在了我的案头。我抬起头,看见老头离去的背影。杯子是一个玻璃罐头瓶,里面不是白开水,而是漂着几片茉莉茶叶。

茶香悠悠地钻进我的鼻孔,我的鼻子酸酸的……

另一位是远在内蒙古一所大学的杜德敏老师。

杜老师出身于洛阳书香门第,自幼棋琴书画无所不通,北师大毕业后抱着诗一般的梦想到内蒙古建设边疆,在一所大学当教授。一次,杜老师回洛阳探亲,他的同学、我的班主任许可权老师拉他到我们学校搞了个美学专题讲座。他讲得妙趣横生,好像对诗、对画都能融会贯通。晚上我就去他下榻的招待所,愣头愣脑地上门求教,并说了自己的想法和手头做的事。杜老师和蔼地和我交谈了一会儿,又粗粗看了我写的一篇作业《试论杨朔散文的绘画美》。鼓励我说,基础你已经打下了,方向也对头,只要你能坚持,必会有成果。

也是在杜老师的推荐下,我的那篇关于杨朔散文的文章,竟然在内蒙古的学术季刊《文科教学》上发表。从此,我与杜老师结缘,终生受益无穷。也是在杜老师的鼓励下,本来只为吃白面馒头而上大学的我,这时也有了梦想:要做一个研究王维的学者。

(三)

但是,我被组织看中,作为定向培养的干部苗子,分配到一个乡政府从事行政工作。

我背着行李卷,坐着颠颠簸簸的长途汽车到一个全国贫困县的乡政府报到。一个窑洞住着我们两个新来的大学生,只有一张三条腿的桌子。

这本渗透着心血、寄托着梦想的手抄本,是我随身携带的宝贝。夜深人静时,我会拿出它,细细阅读。别人看见我总在夜里看手抄本书,还以为我在看黄色小说或者什么禁书,从我手里抢过去,又看不明白这是什么破玩意儿。就说,这个学生娃真怪!

在抄录、学习、积累的基础上,我开始写作。把东找西凑的资料,归类、串联、比较、引申。

那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鼓励推行联产承包,“分田分地真忙”。我常常参加包村工作组,跟着老同志下乡驻村,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而我的铺盖卷里,这本书是必需品。白天在山野游走,我会吟诵“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路树荫里歇息,我会想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到水库工地,我会想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路遇砍柴老翁,我眼前就会蹦出“欲投人宿处,隔水问樵夫”。夜晚在油灯下,我翻看着这本书,犹如幽会初恋的情人,从中获得许多安慰、滋润和鼓励。

后来,到县里工作,到地区工作,到市政府工作,到报社从事新闻工作,每一次搬家,别的东西我不管,但这册手抄书,我必须亲自单独装袋子,亲自带到新家,再亲自安放到一个妥当地方。

工作越来越忙,生活越来越好,到报社工作后,也算是专业地从事文字工作,但我知道,此文字非彼文字,离当年的“梦想”越来越远了。

我不奢望研究、写学术文章了,也不再去到处找资料为这本书增加厚度了。只是把这本书作为一个心爱之物,走哪带哪,时不时翻看几页,把玩一阵,自我满足,感觉重温旧梦的美好。

作者:杨建平

统筹:贺春兰 李木元

视频:宋宝刚 周通

设计:赵庆庆

新媒体编辑:莫愁

审核:周佳佳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