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苏晓莉:

​一针一线,跃动乡村振兴“她力量”

2022年08月16日 15:37  |  作者: 郭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36

苏晓莉和绣娘们探讨绣品

37

11年前的一次偶然,让高级非遗(刺绣)技艺传承师苏晓莉萌生了带领深山绣娘们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想法。11年后,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苏晓莉带领团队打造出了可持续的乡村振兴公益项目,让来自深山的10万余名绣娘,成了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代言人和传承者。

让老手艺再现青春

时值盛夏,月升东山,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的绣娘们手里的针线仍在飞速穿梭,各色图案跃然于织布。为了把自家的刺绣作品卖个好价钱,绣娘们一点点完善着绣品的细节。她们知道,手中这丝丝彩线,已不再只是自己日常生活用品的点缀,更是她们致富奔小康的“金丝线”。

栩栩如生的小兔摆件、色彩艳丽的蝴蝶挂饰、风格独特的太阳花钟表……这些精美的刺绣作品,不仅传承了自古以来的技法,更融合了当下的时尚元素,美丽大方,别具一格。

互助土族自治县的绣娘们擅长的是土族盘绣,属于青海民间传统刺绣中的一种,有红、黄、蓝、绿等七色绣线,绣时一般七色俱全,配色协调,鲜艳夺目,已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太阳花等图案是土族盘绣的经典图样,两针两线的绣法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把古老的盘绣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盘绣再现青春活力,走进千家万户,是苏晓莉这些年一直在做的事。

“为了让古老的手艺和当下的时尚更好地融合,需要了解更多本地的元素和文化,再把这些元素融合在实用性的商品中,让更多人接受。”说起盘绣,苏晓莉打开了话匣子。

苏晓莉与盘绣结缘于一次偶然,她清楚地记得,那是2011年的冬天。“去见一个外国朋友,随手送她一个带有盘绣的小礼物,没想到她特别喜欢,后来又让我帮她买了一些送给其他朋友。”苏晓莉说。

从事服装生意的苏晓莉“嗅”到了商机,也从中看到了盘绣背后的文化价值。

“开始想法很简单,就是多挣点钱。”苏晓莉笑着说,她自己都没想到,之后的想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只为了自己,而是想带领更多绣娘姐妹就业增收,带给她们更多的温暖和幸福。”

“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杰出人物”“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奋斗路上,荣誉接踵而至。不久前,苏晓莉再捧奖杯——2022金砖国家女性创新大赛“木兰奖”,成为获得该奖的三个中国代表之一。对于这些,苏晓莉深感鼓舞,“现在做的是自己热爱的事,还能带着那么多姐妹一起致富,我们都觉得,更好的日子还在后面。”

“粗糙”与“精致”

多年前,互助土族自治县经济落后,留守妇女多。在当地,稍微年长些的妇女都会盘绣这门手艺。因为贫穷,绣娘们要靠农活维持生计,双手大多粗糙如树皮,却可以灵巧娴熟地操纵一根小小的绣花针,绣出各色精美的绣品。

粗糙和精致的强烈对比,总是刺痛苏晓莉,她的内心也升腾起一种责任感。但如何把“指尖技艺”转化成“指尖经济”,当时的苏晓莉还毫无头绪。

此后,苏晓莉利用2年时间,到互助土族自治县4个乡镇120个村子调研学习,走访了4000余家农户,逐渐从一个门外汉成了土族刺绣的“土专家”。

“小时候家里也很穷,最大的愿望是有件属于自己的新衣服,但很快日子就越过越好。其实对贫穷没有特别深刻的理解。”直到这次集中调研,让苏晓莉深感震惊:“不少人家里真的是家徒四壁。”

“当地妇女尤其是留守妇女,绣花都是用来打发时间,绣品也都是自家使用,为啥要守着好手艺吃穷饭呢?她们只是缺少一个平台。”苏晓莉的想法在一次次调研中悄然改变,从想自己多挣点钱变成了带着更多的姐妹一起蹚出一条致富的路子。

大庄村村民米金花的经历,更坚定了苏晓莉的想法。每次想到她,苏晓莉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双手,关节粗壮,青筋暴起,皮肤粗糙……“但就是这么一双手,绣出来的太阳花美极了。”

米金花的丈夫于2015年突发脑溢血半身不遂,为了治病,家里欠下不少外债,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米金花瘦弱的肩上。眼看孩子要开学了,可学费还没凑齐。“第一次去她家,她的眼泪在眼里打转。”苏晓莉告诉米金花,只要愿意,绣花也可以挣钱。“她听一个巴掌大的刺绣就可以挣80元,以为是天方夜谭,眼睛瞪得特别大。”苏晓莉笑着说。

走访调研中,苏晓莉遇到了很多“米金花”,她们身处自然环境恶劣、生存条件贫瘠之地,但总有一股不信命、不服输的信念,苏晓莉坚信,只要为她们提供一个舞台,她们就能书写出更精彩的人生。

“调研结束,我就决定投资办厂。”为此,苏晓莉变卖了鞋店和服装店。她将公司取名为“素隆姑”,这是土族语,汉语意为彩虹,她希望为更多绣娘的生活带去绚烂的彩虹。

从大山走向世界

创业伊始,为了让更多绣娘加入,苏晓莉再次走遍县里所有的土族村。“当年交通还不方便,经常要在雨雪交加中徒步翻山,不记得磨破了几双鞋。”苏晓莉说,其实心里也知道,这么难的事,肯定很长时间内是要亏本的。但她的想法很纯粹,就是想让村里的妇女们能用手艺多赚点钱。

苏晓莉先从旅游纪念品入手,把绣娘绣好的织片加工成车挂等小件商品,让游客方便携带。“没想到卖得特别好,我和姐妹们心里像抹了蜜那么甜。”苏晓莉说:“老手艺有市场了,特别激动。”

虽然迎来了“开门红”,但前5年的时间,苏晓莉一直处于“只出不进”的状态,“可以说是靠着变卖房产支撑着这次创业。”

家人不能理解苏晓莉的决定,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不再和她说话,她只能一遍遍和家人解释。

为了解决绣娘们的后顾之忧,苏晓莉在少数民族妇女集中地创建了青绣就业基地和非遗就业工坊。绣娘们白天在地里忙农活,晚上做绣活,第一年就解决了200余名绣娘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

米金花因为绣活好,一年下来挣了3万元,很快就还清了外债,还成了当地的技术能人,常有年轻人上门请教盘绣绣法。

早期的就业基地和非遗工坊工作以加工半成品为主,绣娘们上手快,工作稳定有保障。为了让绣娘们再多挣点钱,苏晓莉想到了为她们做培训,“争取让她们成为全能型绣娘,既能绣又能用缝纫机,这样拿到的就是成品价格。”

有时候,苏晓莉还会请大学老师到村子来为绣娘们讲些简单的色彩搭配等基础知识。因为语言不通,绣娘们很难完全听懂,苏晓莉就记好笔记,等老师走后一遍遍讲给她们听。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这些绣品逐渐走出青海,走到广交会,甚至跟随政府的外交通道,走到了俄罗斯的国际展厅。这些产品也纷纷上架国内商场,甚至远销日韩和东南亚等海外地区,青海高原的民族文化被更多人喜爱和了解。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近年来线下销售颇受影响。为了守住绣娘们的钱袋子,苏晓莉和团队与时俱进地设立了“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由线下转成线上,形成了初具规模、多方联动的青绣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并已累计带动青绣工坊40家,入驻青绣企业140家、青绣传承人301人,年产值达到1.25亿元,辐射带动10余万村民就业增收。

从300元到3000元甚至更多,这是很多土族妇女每月收入的巨大变化。如今走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农闲时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土族妇女三五成群,聚作一堆,各自铺开针线,勾勒心中的美好,一面闲拉家常,一面暗自比较,相互学习绣品。

欢声笑语里,绣娘们挺直着腰板,时光在她们一针一线的翻飞中静静流淌,更美好的生活也在这样的勾勒中呼之欲出……

编辑:何方

关键词:苏晓 晓莉 绣娘 ,苏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