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对话 评论 产业 星语

首页>影视>资讯

数字赋能,按下影视行业“加速键”

——第二届中国影都发展论坛“数字赋能、影向未来”在怀柔举办

2022年08月26日 16:11  |  作者:陈姝延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8月26日电(记者 陈姝延)近日,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策划·主题论坛”第二届中国影都发展论坛——“数字赋能、影向未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影视产业的革命性变革有哪些?电影数字化有哪些重点值得关注?科学对于电影有怎样的作用?论坛中,专家学者就上述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

电影产业数字化的“态度”:满足群众高质量文化需求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任月介绍,伴随着以网络和信息为主体的“第四媒体”登场,电影与数字的“联姻”已成为世界性的大趋势。她表示,影视数字化前景广阔,未来发展中,中影将推动影视科技在自主知识产权领域的多元突破,以此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视听文化需求。

“2014年《星际穿越》上映后,收获了较高的口碑和市场。影片讲述了宇航员去外太空寻找人类第二家园的故事,片中出现的黑洞画面反响很大。这个黑洞画面是由30位科学家用1年时间、几千节点(通信端点)、800TB(计算机常用存储单位)不断运算得到的成果。”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导苟利军结合电影案例分享了自己的感想,他认为,影视行业注入数字元素后,让电影更具吸引力、传播力了。

“电影消费群体中,‘Z时代’的年轻人最具消费潜力。”德勤中国副主席施能自在调研中发现,“Z时代”人群需要体验感、科技感、同时兼具新鲜感。如今,创作优质电影要照顾“Z时代”,也不能忽略中老年观众群体。他建议,影视作品可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观众群体需求,这样创作者便能依据需求拍出让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以此提升市场竞争力。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王姝介绍,据统计,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表”显示,2020年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已超过10%,“十四五”规划中,到2025年这个数量将超过15%。她表示,公民拥有科学素养意味着有更高要求的电影受众已经准备好迎接更多高品质的科幻电影。

“当前,科技手段需要创新,影视内容需要更新。”谈到数字化赋能影视,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扈耀之表示,电影发展要讲创新规律,若想提升电影成片质量,需注意获取数字信息,培养好相关人才,把关键信息融入艺术作品,这样才能产出优质科幻影视作品。

数字赋能电影的趋势:影视创作重心往科幻方向转移

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研究员韩立岩谈到电影文化产业的发展时呼吁,应把电影意识、影视艺术与数字技术结合起来,让艺术插上数字的翅膀,以此助力电影产业飞得更高、更远。

“新业态、新技术的出现,会推动影视行业发生巨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王志诚强调,艺术是个性化的、概念的,影视作品若想赢得观众认可,让影视行业可持续发展,就要给予观众更好的影视参与感和体验感。

“虽然目前市场整体的票房回升速度较快,但影视产业仍然面临较大挑战。”北京聚合影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讲武生呼吁制片、导演、投资方向科技类影片领域投入更大关注。

新丽传媒高级副总裁兼新丽电影总裁李宁说,有科学知识支撑,科技手段助力,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空间将被无限打开,影视创作的重心将向科幻作品转移,科学的力量将会帮助创作者讲好中国故事。

“我从业20多年,对数字介入电影发生的变化有很深感触。”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刘春举例说道,90年代初的《亡命天涯》,90年代末的《泰坦尼克号》《少年派》《双子杀手》,再到今天的《独行月球》,以上都是科技与数字融进影视制作产生的作品,将来,数字对于影视作品、视听作品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影视 电影 数字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