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热点聚焦 海峡观察 台海人物 台商台企 在大陆 两岸交流

首页>两岸>在大陆

融入后,留下来

——湖北黄冈师范学院台湾省籍教师许清原“登陆”记

2022年08月28日 03:00  |  作者:修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本报记者 修菁

“黄冈师范学院不仅有美丽的校园、认真学习的学生,还有关爱我的领导,这样的工作环境就是我作为大学教师十分渴望和心仪的人生归属。”许清原,湖北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台湾省籍教师,“登陆”7年,他在大陆找到了如家的归属感。

许清原告诉人民政协报记者,最初他决定把黄冈作为“登陆”的梦想站,是想满足自己由来已久的“追星之旅”,“苏东坡先生一直是我的精神引领者,我希望通过寻觅他的足迹,让自己读过万卷书,行万里路,增广见闻,充实身心。没想到来黄师任教,就想长住下来,我想这里将是我后半生的家。”他说。

■ 寻东坡足迹,爱上鄂西大地

许清原,2010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获环境美术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先在岛内创业,从事公共艺术相关工作,2015年收到武汉高校的邀约,来到大陆任教,并担任湖北经济学院校园文化环境设计总规划设计师的工作。

“也是完全没想到,来到湖北工作,我很适应这里的天气、饮食,包括这里的风土人情。”抱着继续追寻“精神导师苏东坡”的足迹的想法,结束湖北经济学院校园环境设计工作,2020年许清原又接过黄冈师范学院递来的橄榄枝,到该校美术学院任教。

“苏东坡的名号源于黄冈,他在黄州城东坡筑室而居,效法白居易,将其地称为‘东坡’,并自号‘东坡居士’。林语堂先生称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在我看来,东坡先生的豁达超脱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点点修炼出来的,唯有提升自身生命境界才能有乐天的本钱。”谈起东坡先生,许清原的话匣子如奔流不息的江水一般打开。

来到黄师任教,许清原工作之余,也寻访了苏轼在黄冈的部分足迹。黄冈的东坡赤壁公园位于黄冈市公园路,因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而闻名,许清原喜欢到东坡赤壁公园领略苏东坡诗词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的大气磅礴与宏阔境界。黄冈的遗爱湖公园因为苏轼的《遗爱亭记》而得名,将东坡文化有机融合到景点,许清原时常到遗爱湖公园散步,欣赏“遗爱十二景”文化底蕴和自然魅力。苏东坡与安国寺结下不解之缘,安国寺就位于古城黄州城南长江边上,距离江堤约一里远,苏东坡在此写下了《安国寺浴》《安国寺记》《遗爱亭记》等脍炙人口的诗文,许清原喜欢在安国寺怀念“茂林修竹,陂池亭榭”的优美环境。

“我在台湾就开始研究校园公共艺术,进而研究环境设计与古建筑,发现中国的古文物与古建筑其实蕴含着祖先的伟大智慧与仁民爱物的精神。”伴随来到大陆任教,许清原有更多机会寻访古建,内心深处升腾对祖先与中国古代圣人由衷的尊敬。

■ 在黄师被善待

今年5月14日,鄂台同步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黄梅戏文化交流活动”主场设在黄冈师范学院,来自两岸的黄梅戏专家学者、演艺人员等500余人通过视频连线同步参加活动。黄冈师范学院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派了7名台湾省籍教师参会交流,许清原有幸得到机会参会。

“来到大陆高校任教,我获得了很多在台湾高校里任教那些青年教师不可能获得的学术交流机会,同时我发现两岸间的教师合作,其实可以开拓更大的专业发展空间,也让我对在大陆高校从事环境设计与考古专业研究,充满信心。”

在大陆高校任教,获得台湾高校青年教师享受不到的“被看见”,这是许清原非常在意的。

在他看来,在大陆高校从事科研,最大的亮点是老师们可以跨学科的集思广益,“这是最能将研究扩展化和深入化的良好制度,正因为如此,我能从古建筑的研究扩展至秦汉墓葬制度的探究,这是推动我进入‘考古’领域研究的最主要契机。此外,秦汉墓葬里丰富而精美的文物,亦是美学发挥的重要素材,结合考古,不但能将文物之美与文物之生命给鲜活化,于我的美学研究,亦有相当大的升华和帮助。”作为黄冈师范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老师,许清原负责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在他的课上,他喜欢将中国美学史与中国美术史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从美学的角度讲授中外文物与古建筑的同与不同,这门课也成为黄冈师范学院最受学生喜欢的课程之一。

到今年,许清原到黄冈师范学院任教已满两年,谈及未来的学术研究规划,他说自己已经把黄师作为第二个家,“湖北省台办、省台联对台师非常重视,定期会到黄师探望我们,学院也非常重视我们台湾教师的发展,除此之外,为了发挥我的专业所长,学校还邀请我参与校园建设,走在校园每每看到自己参与规划设计的美景,都特别有成就感,这些美好的善意也都成为让我愿意留下来的缘由,我的心早已和黄师分不开了。”他对人民政协报记者表示。

■ 了解后,更热爱

今年暑期,许清原参加了由全国台联和台湾同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大陆任教台湾教师交流联谊活动,脚步走进祖国的黑土地,亲眼亲耳去感受聆听“北大荒精神”和“铁人精神”,让许清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能实现今天的飞跃何等不易以及中国人身上吃苦耐劳、勇于登攀、坚韧不拔的民族精气神倍加感佩,“这两样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的体现,也是见证新中国发展史的极为重要内容,让我在行万里路中更深入地了解祖国,认识到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在增添民族豪迈之情的同时,对自己日后的科研与教学也有帮助。”他告诉人民政协报记者。

一路行、一路思、一路感叹、一路记录。专业背景为环境空间设计与规划的他,脚步走进“中国林都”伊春,则惊叹于伊春作为为新中国建设提供最多木材的小城,勇于面对国家发展的一次次转型,不仅成为一座宜居的城市,还透出勃勃的生机。通过伊春生态转型案例,也让他对大陆在高速发展中践行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多了一些感佩。“通过这次黑龙江行,我看到了大陆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方面的高度成就与贡献。”他表示。

今年是许清原来到大陆发展的第7个年头,伴随参加的文化交流活动愈多,愈让他感受到只有大江大湖才能养大鱼的道理。“作为台湾同胞,我们需要看清大势,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并担当起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先行中坚力量的重任。毕竟,作为普通台湾同胞,只有两岸关系好,我们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就如我还有机会来到大陆高校发展,成为幸福的人民教师。”每天走在黄冈师范学院附近的遗爱湖,有时会让许清原想起台湾的家乡,“其实两岸本就是一家,我们的血脉互连、同根同宗、心灵相通,希望一家人早日团聚到一起。”他期许道。


编辑:贾元昌

关键词:清原 黄冈 大陆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