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权威发布来了!《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2022》

2022年08月30日 09:2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天津8月30日电《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是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编撰的首个网络诚信发展年度研究报告。《报告》记录了2021年以来我国网络诚信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分析了网络诚信领域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提出了加强网络诚信建设的思考建议,是政府部门、行业机构、业界专家等了解我国网络诚信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

《报告》首次从总体概况、履责情况、问题挑战、对策建议四个部分、分八章对年度网络诚信建设情况进行系统阐述。第一部分(第一章),以概述的形式系统反映我国网络诚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网络诚信建设呈现的新特点;第二部分(第二章至第六章),详细介绍各方面履责情况,主要有国家层面重视网络诚信统筹部署、各地多措并举推进网络诚信建设、互联网企业积极履行诚信主体责任、社会各界集智聚力推进网络诚信建设、网民网络诚信素养逐步提升等五章内容,梳理总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网络诚信建设的新实践新成果;第三部分(第七章),深入分析网络诚信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挑战;第四部分(第八章),研究提出加强网络诚信建设的思考建议。此外,在附录部分详细列出2021年国家、地方出台涉及网络诚信建设的法律法规等相关情况。《报告》具有结构完整性和论述条理性,是我国网络诚信建设的工具书和参考书。《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 网络诚信发展的新形势与新特点

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网络诚信建设作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作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广泛汇聚力量,推进向上向善,我国网络诚信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呈现出五大特点:

一是规范力度明显加大。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家制定出台涉及网络诚信建设法律2部、综合性规划5个,涉及网络诚信建设的行政法规3部、部门规章15个、规范性文件15个,各地出台涉及网络诚信建设地方性文件63个,有力推动网络诚信建设更加深入、更加规范。

二是诚信机制加快健全。主管部门、监管机构职责不断完善,网络诚信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协同治理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联动机制初步形成。

三是宣传教育深入人心。通过召开网络诚信大会,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诚信之星”评选、“星诚之约”手势舞云传递、“全社会反诈总动员”系统宣传等丰富多彩活动,诚信文化、诚信理念、诚信要求日益被更多的人所认同。

四是社会实践丰富多彩。主管部门采取政策引导、标准规范、体系推进、行业约束、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形式全方位、多领域推进网络诚信建设,34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布《依法合规经营承诺》,社会组织、新闻媒体、高校、科研院所等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发布道德准则、公布研究成果等一系列诚信建设举措,营造了浓厚的社会实践氛围。

五是失信惩治成效明显。通过持续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集中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切的网络违法失信行为,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网络环境,网络生态日益向好,网络面貌持续向上,网络空间日渐清朗,赢得广大网民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

二、 网络诚信建设的新实践与新成果

2021年以来,随着国家加强顶层设计、加大统筹力度,各地创新推进、生动实践,企业践行主体责任、推进规范发展,社会发挥宣传监督作用、推进行业自律,我国网络诚信建设取得新成效、展现新气象。同时,随着政策法规持续出台、政府社会多方重视、诚信教育深入普及,也让我国网民诚信素养稳步提升,社会诚信意识逐步增强。

(一)国家层面重视网络诚信统筹部署。加大统筹力度,加强规范引导,不断健全完善网络诚信建设体制机制、法规制度、渠道载体,努力构建人人参与、多元共治的网络诚信建设工作新格局。一是网络诚信发展纳入战略规划。从政策制度、目标规划、主要任务等方面,强化方向引领和宏观指导,为深化网络诚信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提供了重要指南。二是网络诚信法治建设明显加快。2021年颁布或出台了40件涉及网络诚信内容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网络诚信法治建设步伐加快,网络诚信的相关条款已经成为法制层面的硬性要求。三是网络诚信监管规范效力彰显。各部门坚持监管规范与促进发展并重,有序推进建章立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持续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不断加强标准规范建设,协同推进网络诚信建设,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有力态势。

(二)各地多措并举推进网络诚信建设。各省区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网络诚信建设的决策部署,大力加强互联网发展治理,以一系列创新举措和生动实践,积极推进网络诚信建设落地落实,形成良好发展势头。一是把网络诚信建设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数字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网络诚信建设列入长远发展规划、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强化系统推进、有序发展,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职能分工,积极推进相关工作有效落实。二是把网络诚信建设作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的基础工程,以法治方式推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努力构建“文明上网、诚信用网、依法治网”的法治环境。三是根据统一部署要求并结合各地实际,大力推进“清朗”“护苗”“净网”“断卡”“‘饭圈’乱象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各类违规失信突出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四是适应互联网广泛应用的新形势,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积极探索网络诚信建设场景,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和网络诚信建设方法路径,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社会氛围。五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网络诚信建设实践,厚植诚信文化基因,加强网络诚信文化培育,让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在促进全社会诚信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互联网企业积极履行诚信主体责任。广大互联网企业不断增强诚信意识,积极履行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社会责任、道德责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合规经营、促进规范发展。一是加强诚信管理。把建立健全企业诚信管理制度,作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内控机制的重要内容,在促进企业规范发展、应对市场风险挑战中不断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二是推动合规经营。积极响应监管部门对加强线上经济、规范社区经营秩序的指导要求,重视合规风险,加强合规管理,不断压实自身合规经营责任,加强平台B端商户合规经营管理。三是维护消费者权益。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充分认识到,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就是维护企业发展,积极采取措施规范商品销售行为,保护消费者信息安全,提高平台服务质量,不断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四是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认真贯彻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通过优化产品和服务、开发青少年模式和防沉迷模式等举措,努力创建未成年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五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诚信建设作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保障社会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六是促进科技向善。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加强技术、规则的升级应用,打造面向消费者的可信生态,通过技术向善措施服务广大消费者。七是处理违规失信行为。积极履行平台监管责任,发挥信息、平台、技术优势,在协助监管部门治理网络违规失信行为的同时,积极开展平台违规失信监管处置,与各方协作共建共治共享健康的网络生态。

(四)社会各界集智聚力推进网络诚信建设。作为网络诚信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社会组织、新闻媒体、高校、科研院所等发挥各自优势,以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开展网络诚信实践活动。一是开展网络诚信宣传引导。围绕网络诚信建设总体部署要求,通过开展3.15宣传、组织论坛研讨、推出“中国好主播”活动、举办短视频公益活动等,传播诚信文化,弘扬诚信理念,积极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良好网络生态和社会氛围。二是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各网络社会组织充分发挥服务支撑、桥梁纽带、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发布倡议、签署自律公约、制定行业标准、开展失信炒信认定等一系列举措,强化责任担当,促进行业规范,推进自律建设,以柔性治理举措助力网络诚信建设不断深化。三是深化网络诚信理论研究。针对网络诚信领域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在政府部门支持下,社会各界集智聚力,深入开展网络诚信发展、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网络诚信标准化建设等重要课题、重点问题研究,为网络诚信建设提供学术理论与决策支持。四是推进社会参与诚信建设。社会组织发挥社会带动、典型引领作用,通过联合发布共建网络文明倡议、发起清朗网络文化生态自律公约,以及将诚实守信纳入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评选,推动全社会参与网络诚信建设。

三、 网络诚信领域面临的问题挑战

近年来,我国网络诚信整体环境持续向善,讲诚信、守诚信蔚然成风。同时网络诚信发展是个动态过程,随着互联网新技术广泛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网络诚信领域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挑战。一是算法滥用问题凸显,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算法本身是一种技术手段,合理地利用算法,可以提升经营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优良的产品和服务。但近年来,部分市场主体滥用算法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比如,流量劫持、刷单炒信、操纵榜单等,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二是恶意使用技术手段,网络诈骗花样翻新。在公安机关持续严厉打击下,不法分子利用传统电信、互联网等技术渠道,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植入木马等手段,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已得到有效遏制,但近年来不法分子又瞄准互联网行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人群,恶意使用网络新技术进行网络诈骗,且呈现出精准化、智能化、场景化的趋势,诈骗方式更趋隐蔽,令治理难度增加。三是利用平台垄断优势,开展不正当的竞争。拥有掌控平台规则、技术手段、数据和算法优势的一方,通过并购投资、限制竞争等行为控制流量和生态,对其他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形成挤压,侵害用户权益。四是流量变现急功近利,直播带货良莠不齐。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对“流量变现”的急功近利,个别明星艺人、网红达人没能正确认识作为公众人物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由此导致的直播带货售假、虚假交易等言行失范行为,造成负面影响。五是资本“绑架”粉丝经济,网络“饭圈”乱象频发。部分粉丝的追星行为因资本的无序扩张而演变成以“爱”为名的违反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的不当行为,进而形成网上盲目应援打榜、刷量控评、群体对立、互撕谩骂等网络“饭圈”乱象,破坏清朗网络生态,对此群众反映强烈。

四、 加强网络诚信建设的思考建议

(一)推进网络诚信规范化建设。网络诚信建设不仅需要社会主体的道德自觉,更需要坚强有力的规范约束。一是强化法治保障。加快完善信用法制,推进社会信用立法进程,将网络诚信领域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纳入法制轨道,为网络空间道德自律、诚实守信提供基本的法律准绳。二是推进标准建设。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充分发挥网络社会组织优势,推进标准制定修订,完善标准评估体系、评估制度,定期开展网络诚信标准宣传贯彻、考核评价,引导市场主体按照网络诚信标准要求对标对表推进建设。三是完善自律机制。网络诚信建设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综合性与关联性,仅凭政府、市场、社会等任何一方都难以实现有效应对和整体推进标准规范的落实,应完善多方共同参与、多种力量协同治理的自律机制,积极构建多元共治的网络诚信建设格局。

(二)加强重点领域网络诚信监管。伴随着互联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发展,对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应聚焦重点领域,持续推进相关治理。一是完善网络信息内容审核。推进实施第三方监管,充分发挥网络社会组织优势,灵活调度人力、物力等基础资源,有效利用专业技术资源,对政府部门监管力量进行有益补充,不断提升网络信息内容审核的专业化水平和常态化监管实效。二是依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在《数据安全法》颁布实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有法可依的情况下,深化法律宣贯、细化措施办法,进一步形成重视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环境和道德自律。三是推进算法安全规范治理。在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促进算法健康有序繁荣发展过程中,把平台企业算法规范放在突出位置,以有效监管促进算法生态持续向善。四是强化网络直播行业监管。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区分厂家直销、第三方专业销售平台、网红带货、朋友圈营销等不同直播带货类型,分级分类、精准施策,加强账号行为管理,建立目录清单,及时对违法违规账号进行处置,严防违法违规账号转世。

(三)推进网络诚信建设示范工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守信互信、共践共行,是我国网络诚信建设不断迈向新高度的重要特征。一是持续打造网络诚信品牌。继续办好全国性的网络诚信主题活动,研究新情况、交流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网络诚信建设。二是拓展深化“诚信之星”和好网民评选。将“网络诚信之星”纳入“诚信之星”评选发布内容,将“诚信好网民”纳入“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激励网民群众积极投身网络诚信实践。三是积极推进社会责任评估。研究建立互联网平台领域履行社会责任评估考核制度,以自愿参加为原则,以参评企业提供的自评材料为基础,对互联网企业在消费者权益保障、平台治理、公平运营等诚信方面履行主体责任情况进行客观、科学评估,促进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营造诚信环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四)构建网络职业素养培训体系。开展网络职业素养培训,是提高互联网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推进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一要加强政策扶持,规范组织实施。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培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网络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组织优势和服务支撑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职业素养培训具体实施。二要夯实培训基础,强化能力建设。在主管部门指导下,由社会组织、企业等牵头,采取社会化办学、市场化运营、规范化管理等方式,统筹推进培训工作基础建设,为培训开展提供力量支撑和基础保障。三要推进以评促建,提升诚信素养。以互联网从业人员为重点,按照《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和主管部门明确的特殊职业培训要求,积极推进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不断夯实网络生态治理和网络诚信建设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


编辑:罗文

关键词: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