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协商建言

含金量 含新量 含绿量

山西省政协常委会会议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09月01日 22:57  |  作者:王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本报记者 王泳

山西要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必须有一流创新生态的引领和支撑。

8月30日至31日,在山西省政协常委会会议上,委员们围绕“减污降碳提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讨论期间,省政协常委李猛表示,对于典型的资源型、高碳经济省份,山西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减污降碳提质面临着严峻挑战。煤焦钢传统产业由“两高”向“超低排放、低碳排放”转变更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此前,在李晓波、张瑞鹏、李武章、王立伟4位省政协副主席的带领下,省政协经济委、人资环委、农村委、文史委联合组成调研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调研后形成的报告上也曾提出,面对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山西同时承担着能源安全、减污降碳、经济增长等多重目标任务,“能源—环境—经济”交互关系更为复杂,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面临更大风险和挑战。

“以高质量论英雄,提升产业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在省政协常委会会议上,常务副省长张吉福的话,也透露出山西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视提到空前高度。

事实上,山西省自“十四五”规划之初就把创新生态的建设放到了重要位置,给予“创新生态”前所未有的重视。曾参与相关政策制定的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产业处处长陈国伟介绍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应用,全力推进创新生态建设。

2020年8月,山西省成立创新生态建设领导小组,重构“小中枢、大布局”的科技决策体制,建设一流创新生态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针对8大领域技术改造给予贴息、补助9.4亿元,支持118个技改项目实施,推动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成立废钢应用协会,推动废钢铁循环利用……

山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自我革命,令社会各界耳目一新。调研报告指出,2021年,山西省各项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强化精细化管控,深入开展“一市一策”大气污染防治,在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支持焦化、钢铁等重点产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大幅提升排放标准,为产业发展留出更大发展空间。

对于山西而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其重中之重则是产业转型。省政协常委操学诚认为,对于未来山西培育壮大转型发展新动能的路径,氢能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的增长点。

“山西焦炭年产量1亿吨左右,焦炭生产的副产品焦炉煤气含氢量约60%,可提取氢气140亿立方米,这是山西发展氢能产业的天然优势。”操学诚说,应抓住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契机,促进氢能产业链做优做强。

值得一提的是,调研报告中也提出应探索推动氢能源产业,培育氢能优势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氢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格局。

“在‘双碳’背景下,煤炭由能源走向能源和原料并重是国家倡导的发展方向,碳氢资源化的过程,就是煤基产业减污降碳的过程。”小组讨论期间,省政协委员程芳琴表示,“焦炉煤气经变压吸附技术提取后即可获得纯度99.99%的高纯氢,可直接用于氢能车等相关产业,而制氢成本仅是电解水制氢的1/4到1/3,山西完全具备发展氢能产业的天然优势。”

省政协常委曹阳表示,对纳入淘汰关停计划的机组,应提前谋划部署新项目,通过容量有偿出让、置换新能源项目、就地开发储能项目等方式,实现新旧项目有序交接,职工安置过渡稳定,火电企业平稳转型发展。“此外,还应鼓励有条件的火电集团开展数智化能源管理系统试点建设,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对企业能耗状态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合理利用能源,推动单一煤电基地向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转型。”曹阳说。

科技创新是煤炭革命的核心和支撑。调研报告还特别指出要推进数字赋能,实现减污降碳精准高效智治。“基于生态环境部门污染源排放数据和企业碳账户数据,打通相关部门能源消耗、经济产出等数据的共享渠道,建立区域减污降碳数据一本账。”对此,省政协委员尹江鳌也认为,应开发建设集成绿色低碳政策、清洁低碳项目、企业环境保护等信息的综合服务平台,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和共享,完善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等确权定价和交易流通机制。

委员们认为,省委、省政府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坚定担负起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职责使命,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成效。委员将继续为全面推进绿色低碳高效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编辑: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