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小小年纪“染上”网络欺凌怎么办?

2022年09月07日 10:00  |  来源:法治日报
分享到: 

未成年人侮辱谩骂同龄人现象屡见不鲜

小小年纪“染上”网络欺凌怎么办?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 本报实习生 关楚瑜

近日,一名来自广东的高一学生林芝(化名)向《法治日报》记者打来电话求助,称自己只是在网上发了一张“梦图”,却惹来一群网民的无端谩骂,不知该怎么办?

原来,林芝是一名“梦女”。“梦女”一词来自二次元,指幻想一个角色与自己喜欢的作品当中的男主角进行互动的女性群体。“梦图”就是这个幻想的角色的漫画形象图。

在“梦女”圈,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即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角色的漫画形象图时,不可以给角色加上单独的话题标签。但林芝并不想入圈,便没有理会这些“规矩”,将自己的漫画形象图加上了标签,结果被一些网民通过社交平台的私信渠道骂了一通,比如“能力这么差,就别在网上发你那‘梦图’了,真是不要脸”等。

除了被骂以外,林芝还被挂上了“梦女”圈的黑名单——“梦厕”。“‘梦厕’里的主要成员是未成年人,他们会将那些看不顺眼、不守‘规矩’的‘梦女’的社交平台账号投稿到‘梦厕’,再对其进行谩骂、人身攻击,甚至是骚扰。”林芝说。

与林芝有类似遭遇的人并不少。之前有相关部门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在网上遭到讽刺或谩骂的比例为42.3%。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由于好看的“梦图”对绘画者的绘画水平要求较高,所以一些“梦女”会花钱为自己想象的角色约稿,价格在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但有些未成年人的经费有限,约到的“梦图”质量不好,而发布质量不好的“梦图”同样会遭到一些“梦女”的谩骂。

在一个“梦厕”内,有人投稿了一幅未成年人的作品,配文“小学生图不美,人素质还差。”下面有人评论道:“她是没有审美吗?”

“梦女”圈内,有些人骂的话很难听,比如“我还是带你去看神经科吧”“你出生的时候就没有带脑子出来”“我祝你早点去死吧”……说出这些话与被谩骂的大部分是未成年人,他们不仅在对方社交平台评论区进行人身攻击,还会在后台私聊谩骂对方,并将对方的账号挂到网上“公开处刑”。

和林芝遭遇的网络欺凌有所区别,来自河南的高一学生陈晓(化名)前不久因网络暴力受到了严重创伤。

对陈晓进行网络暴力的,是她的同学。起因是陈晓用星盘软件帮该同学测了一次感情运势,然后将测试结果转发给他,但对方却认为陈晓暗恋他,测试结果也是陈晓杜撰的,由此判断陈晓人品有问题,并将此事发布到社交平台。

这件事情在网络上被大量传播,有的网友不分青红皂白对陈晓进行人身攻击,还有人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她的联系方式,给她打电话、发短信进行谩骂,对其生活、学习造成了严重侵扰。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十几岁正是孩子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如果遭遇网络欺凌,这件事就好比酵母,会起传递作用,改变未成年人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导致其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误判,认为人与人之间可能本性就存在欺凌和被欺凌,从而产生一些情绪和心理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实施网络欺凌的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属于网络欺凌,认为自己在网上有发言的自由。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四新解释说,网络欺凌与网络言论自由都涉及某些现象的评价、事件的评论和信息的传播。如果传播者没有明确的商业目的,并且是基于自然人的自然情感,正确、理性、冷静判断作出负责任的信息传播行为,那就是符合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相反,如果传播者的言论产生了不良影响,传播了不良情绪,背后存在某种商业诉求,那和言论自由就没有关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未成年人在遭遇网络暴力时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这种现象,王四新建议:首先,未成年人要积极求助身边有能力的成年人,如老师、家长,让他们帮忙对整个事件作出整体判断;其次,采取适当措施维权,如要求对方道歉并删除传播内容,让平台清除相关内容,如果产生了实质性的伤害,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等。

今年3月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再次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提出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行为,保障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行使通知权利。

受访专家建议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合力,全面治理网络欺凌。网络平台要加强人力和技术对不良信息进行甄别,发现不良信息要及时清除、封号,净化网络环境。

“尽可能不要把孩子封闭在教室,让孩子和别人建立友善、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关系,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尊重他人。”储朝晖说,家庭也要消除暴力,有些父母遇到问题后与孩子起了纷争,会无意动手打孩子,这个动作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会给孩子营造一种“打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的错觉。


编辑:鲁雅静

关键词:网络 欺凌 未成年人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