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教育·资讯 教育·声音 教育·实践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长·导航 假如我是委员

首页>教育>成长·导航

家园携手,培养孩子适应力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夏婧谈“入园适应”

2022年09月07日 10:15  |  作者:张惠娟 周婉琦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每年的9月,“适应”这个词成为老师和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如何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如何有效培养孩子的适应力?

2021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强调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本期特邀几位基础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分享孩子的“适应力”培养话题。

——编者

夏婧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教育在线:每当9月开学季,新入园孩子的家长都比较关注孩子在新环境中的适应问题。在不少幼儿园门前,孩子在里面哭,大人在外面哭。甚至有的家长送孩子进园后一直不走,爬到校园的围墙上观看孩子在园的适应情况。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孩子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成长阶段的过渡、尽快适应新环境?

夏婧:3岁多的孩子从背着小书包,走进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实际上就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也开始面临着巨大的人生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跨越心理上的很多焦虑和障碍,孩子也要跨越很多的未知和担忧。一方面,孩子需要克服和父母的第一次“小别离”;另一方面,孩子要融入新的环境,结交新的朋友,要学会适应。所以说,入园适应问题对幼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对每一个家庭来说更是一个突破性的难关与考验。

教育在线:一般而言,孩子在面临新环境新挑战时,都会表现出哪些常见的“适应不良”?这些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夏婧:通常会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爱哭闹、找家长,过度依赖老师,依恋自己的物品等。当然,每个孩子不一样,比如,有的孩子哭闹期持续时间可能长一点,也有孩子不会哭闹,或者哭闹的时间非常短。小朋友依恋的东西也还不一样,有的小朋友会依恋自己的小被子,或者自己的毛绒玩具,还有的小朋友会依恋妈妈的衣服等。其实,孩子入园不适应的问题是由孩子和抚养者之间的分离焦虑造成的。

教育在线:您如何定义“分离焦虑”?这对孩子成长会带来哪些影响?

夏婧:所谓的分离焦虑是指个体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或与其家庭分离有关的过度焦虑和发展性不适。即当孩子离开自己熟悉的亲人时会感觉自己失去了感情的依托,不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自由探索与活动,从而产生焦虑。它是一种心理反应,但同时也会影响孩子的行为表现,甚至是生理的变化。

比如,在生理方面,孩子会出现睡眠不好、抵抗力下降等症状。在情绪方面,表现出孤独和迟钝、恐惧胆怯、固执任性等。也有孩子因为精神紧张,下意识会吮吸手指、啃指甲等。而这些行为如果任其发展,会形成顽固性习惯,需引起家长的注意。

我特别想说的是,在孩子三岁前,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要跟孩子建立一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关注与互动,温柔、敏感地去回应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的内心感到非常安全,从而变得更加主动、独立、有力量感。

教育在线:幼儿为什么会出现分离焦虑?其内在的原因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如何帮助孩子尽快缓解分离焦虑,促进孩子早日适应幼儿园生活?

夏婧:孩子出现分离焦虑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面临陌生的环境。陌生感是让孩子感到紧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对于三岁多的小朋友而言,新的环境突破了自己原有的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这里面有新奇、有刺激,但更多的是紧张感。

要求的提高。从家庭到幼儿园,孩子要面对很多新的规则、要求和习惯。比如到点要吃饭、要排队去上洗手间、在固定的时间做户外活动及午睡等。每一个活动,每一种规则里都包含着具体要求,孩子能不能明白、按要求做,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感。孩子在适应的过程当中,也会带来很多的困扰。

成人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在家庭当中,孩子大都是家里的中心。入园后,孩子成为老师关注对象的“之一”。面对成人和幼儿之间关系的巨大变化,一方面要求幼儿园的老师要有相应的措施办法,让孩子尽快适应;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充分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中的一日生活,以及规则和要求,并在家里做好配合。

家长焦虑的潜在影响。家长的焦虑情绪也会作为潜在原因影响着孩子的入园适应能力。家长只有提升自身的素养和修为,做成长型父母,才会潜移默化地给予孩子正向的影响,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最后,我特别想说的是,教育一定不单单是学校、幼儿园的事情,更需要家庭的配合。如果孩子进入幼儿园不哭不闹,情绪良好,能遵守幼儿园的规则,对幼儿园生活感兴趣并且能够独立完成吃饭、穿衣、睡觉等活动,就表明幼儿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入园适应品格。

总之,在这样一个新的人生阶段、新的人生角色当中,家园携手需要家长和幼儿园有着共同的目标、统一的方法和路径,并有效地沟通。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适应品格,还能培养出其他对孩子未来发展有益的必备品格。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孩子 家长 幼儿园 适应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