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奋斗者正青春>照片里的青春

照片里的青春 | 雪域高原上的小小石子

2022年09月09日 16:2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生因奋斗而精彩,青春因拼搏而担当。作为一名在藏教育一线工作15年的教师,我不禁回想,我的青春年华中,留下的是什么?

2007年9月,刚毕业的我怀着迷茫和憧憬来到了西藏昌都市贡觉县哈加乡第二小学,这是我教师生涯中的第一站。自小在青海格尔木长大的我,也不禁被眼前的情景吓退:萧瑟的树木,破旧的教学楼,满脸高原红的学生缩在一旁窃窃私语,还有突如其来让人睁不开眼的风沙。

1

2011年,宋吉辰在哈加乡第二小学辅导功课。

旁边的校长告诉我,现在我是学校唯一的汉族教师。之前,很多教师因为受不了恶劣的环境而离开了,而学生们正在讨论我会在这待多久。我想,我一定会比他们都久。

面对饮食不同、海拔太高、交通不便、通讯差等困难,我也想过放弃,可看到学生眼中求知的光和来自同事的悉心照顾,我坚定了留下的决心。

教学中,语言成了我和学生最大的障碍。农牧区学校的孩子们汉语水平不高,于是我每天晚上用一到两个小时给学生补习汉语。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先让孩子们做我的老师,教我说藏语,然后我再教孩子们学习汉语。每晚,我的家中总是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

2012年,我在新生家访时了解到班级中有位叫四郎尼玛的学生,父亲离家出走,只有瘦弱的妈妈一人照料7岁的他和1岁的弟弟。我向学校反映了孩子情况,并主动请缨照料四郎尼玛的生活,班级中还有类似情况的三个孩子也被我一同接到家中。

白天,我是孩子们的宋老师,到了晚上,又变成了孩子们的“宋爸爸”。学校老师们总是笑着跟我打趣,称他们是我“西藏的儿子女儿”。直到现在,哪怕换了教学阵地,这个习惯仍旧没改变,我的家中又住进了一些新的“儿子女儿”。

2

2017年,宋吉辰在相皮乡第二小学开设足球兴趣课。

自2010年起,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汉语应用能力,我利用每年的两次假期,带一两名学生一起回内地。一来可以让他们增长一些见识,二来也可以督促他们假期学习。面对着这些不同面孔的“儿子女儿”,我仿佛开始认识到了教育的意义。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从一个教书的“门外汉”到现在承担着学校的教学指导工作,再到担任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我送走了无数优秀的学生,带出了一批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也借着政协委员的身份,在更广大的地方为教育发声。

时光带走了我的青春年华,却也让我在岁月流转中更为清明豁达,更明白教育的初心使命是什么。“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我的教育初心,“薪火相传,心灯不灭”是我的教育使命。我可以骄傲地回答,我是一名教师,是教育强国路上那颗坚定的小小石子,在雪域高原上还有无数个如我一般平凡的石子,渺小而又坚定的存在。

3

2020年,宋吉辰在相皮乡第二小学为青年教师进行评课。

回顾自己的从教之路,虽然没有显赫的功绩,高薪的收入,然而能扎根高原,播种知识,实现了自己“站三尺讲坛,想千秋伟业,教一班学子,拂两袖清风”的夙愿,也感到了无限满足。选择了教育,我无悔。(作者系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昌都市贡觉县相皮乡第二小学副校长)

(宋吉辰 口述 通讯员 陈小艺 整理)

约稿人:张园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