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委员声音

“仅关注医院技术进步不能降低心血管病负担!”

全国政协委员胡盛寿:新时代中国心血管病防控要有四个抓手

2022年09月17日 01:24  |  作者:李木元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9月16日电(记者 李木元)9月16日上午,中国心脏大会(CHC)开幕式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举行。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在演讲中展示中国心血管病防治成绩的同时,也表达了深深的忧虑: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下降的拐点仍未出现。仅关注医院技术进步,并不能降低中国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

微信图片_20220917012134

中国心脏大会会议现场

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和病残率仍在增加

胡盛寿说,过去十年,中国心血管病患者住院人数快速增加,医疗可及性和质量指数进步幅度举世瞩目;多项心血管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或接近领先水平;多种疾病的住院死亡率下降,我国在心血管病“救治难”的问题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比如,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快速发展,冠脉介入治疗(PCI)数量已居世界首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手术量六年增长了32倍;心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肺栓塞等疾病住院死亡率明显下降。

但胡盛寿指出,由于人口快速老龄化,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和病残率仍在增加,疾病负担下降的拐点仍未出现。数据显示,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心血管病都是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我国每5例因病死亡病例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而且心血管病发病率持续升高。

微信图片_20220917011955

胡盛寿委员以《新时代中国心血管病防控》为题作主旨演讲

“更严重的是我国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仍呈高发态势,前五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影响数亿国人。” 胡盛寿表示,过去30年我国吸烟致死率显著增长,80%的中国居民摄入的盐仍多于12.5克,过去20年男女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分别下降了44%和36%,我国人群肥胖率逐年增长,血脂异常率逐年增加,更令人担心的是“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知晓率仅为30%,控制率不足10%,这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

“这也表明,仅关注医院技术进步,并不能降低中国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胡盛寿强调。

新时代中国心血管病防控策略要有四个抓手

胡盛寿认为,新时代中国心血管病防控策略有四个抓手

一是以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体系为抓手,构建以健康环境、健康文化和健康生活方式为特征的“零级预防”。中国心血管病防治所取得的进展多数是基于医院诊疗技术层面的提升,对整个心血管病发病率的影响相对有限。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人群层面危险因素改善对降低冠心病死亡的贡献最大。因此,应坚持预防为主、以基层为主的方针推进,强调中国心血管防控要从医院向社区和社会转移。

要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在生命早期强调心血管健康,预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发生为目标的“零级预防”。

因此,要建立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医学技术和能力支撑体系。

二是做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以提升血压、血脂、血糖异常的筛查、治疗和控制为目标,以维护血管健康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为核心。

由于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低下,居民的终身卒中风险将近40%,全球最高;另外,我国40岁以上居民首次卒中发病率年增长8%。我国 “三高”的控制率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明显的差距,构建以提升“三高”控制率为核心目标的一级预防体系非常重要。

三是针对院前、院中和院后存在的不足,补医疗短板。

研究显示,我国77%的心血管死亡发生在家里,提示对心血管病急重症的救治要从院内延伸至院外,尤其要提升心血管急重症的社会救治能力。

我国管大城市的大医院水平已经与发达国家媲美,但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心血管病救治能力仍有明显差距。

医疗技术实施存在“二八定律”,即20%的大医院开展了80%的手术,80%的小医院开展了20%的手术,我国优质资源下沉仍任重道远,需要切实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能力和医疗质量。

四是推进以卫生信息技术、远程医疗、智慧医疗和大数据为支撑的医疗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建设。  

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智慧医疗”将成为新时代心血管病防控、医疗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探索打造心血管病基层防控“互联网+智慧医疗”中国模式,应成为所有专业同仁们共同努力的目标,这不仅需要多学科融合,更需要更多的专家投入,以助力基层医生慢病防控能力的提升。

新时代心血管医学研究应从五大方面补短板

胡盛寿指出,在专业层面,中国心血管病领域从预防、诊断、治疗三个方面看,较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而提升中国心血管医学研究的水平和能力,是从理论技术层面支撑国家心血管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重要基础。

胡盛寿介绍,中国从心血管论文数量来讲,已经排全球第二名,逐年增加,但高质量研究较少,贡献率较低。全球心血管研究被欧美指南引用的最多的前十位医院中,中国仅阜外医院一家医院入围。

“新时代心血管医学研究的使命是,聚焦‘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的任务,以需求和目标为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要出药物靶点、出技术、出产品、出指南、出政策依据,以提升中国心血管原创的理论、技术、方法、产品、模式为目标,全面提升中国心血管医学研究的效率和产出率,真正实现聚焦目标、任务导向的心血管研究。”

胡盛寿总结,中国心血管医学研究要着眼于在预防、诊断、治疗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应从五大方面来补短板,解决瓶颈问题和“卡脖子”问题。一是建设心血管病预警预测与早期干预体系,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二是挖掘核心靶点、开展药物研发,提高重大心血管疾病的救治率;三是实现植入器械自主研发,早日摆脱“卡脖子”现状;四是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血管影像设备、技术,为心血管疾病诊疗做保障;五是构建“互联网+智慧医疗”大数据,实现成熟技术的基层赋能。

编辑:罗文

关键词:中国 心血管 心血管病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