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做公益,会‘上瘾’”

2022年10月11日 14:59  |  作者:郭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十一”假期,湖北宜昌伍家岗区大公桥街道金家台社区陈实志愿服务工作室内,近20个家庭围坐一起,边吃着水果边分享交流、拍照、唱歌,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这些家庭中,很多是生活在社区的残障人士。“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有了交流与互动,更加了解了身边的残疾人兄弟姐妹。”前来参加活动的爱心人士如是说。

此次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工作室的创建者陈实。今年65岁的他语速很快,做起事来也是风风火火,“忙!儿子让我去带孙子,都没时间。”陈实笑着说。

全年无休,是很多人对陈实的印象,也是他真实的现状。这些年,红马甲像长在了他的身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穿上马甲。”谈起当志愿者的缘由,他提及30多年前的一场意外。

当时,28岁的陈实因意外摔伤颈椎,导致瘫痪卧床。“那是我人生的至暗时刻。”陈实说:“出事以后,很多朋友同事和社区邻居不厌其烦地过来鼓励我,给我打气。”慢慢地,陈实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他开始自学针灸治疗,不断加强恢复锻炼,卧床一年多后,陈实奇迹般地站了起来。“一开始不停地摔跤,我就扶着自行车慢慢走。”终于有一天,陈实竟能行走自如,最终完全康复。

“曾经的经历,说起来很简单,其实真的很难。”陈实说,瘫痪在床的时候,正是因为那么多好心人的关心和照顾,才让他有了再次站起来的勇气,“好了之后就想回报社会,给更多人带去勇气,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2005年3月,陈实到社区报名成了一名志愿者。为方便别人联系,他把自己的电话号码贴在社区宣传栏里,从此,电话成了“热线”。

“那时候很多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和老年人给我打电话,他们开始也是试一试的心态,能帮的我都去帮。”家政服务、心理安抚、餐饮配送、家庭矛盾调解……“后来能干的事情越来越多。”陈实笑着说。

通过走访,陈实了解到,他所在的社区共有70多名残疾人,其中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有30多人。遭遇过不幸的陈实,深深理解残疾人生活的不易。他经常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资助他们,还会上门给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陪他们聊聊天。

社区内,70多岁的朱忠英瘫痪在床,靠着94岁的母亲照顾,陈实知道后,就经常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上门,帮她们打扫卫生、清洗被子。朱忠英母亲去世后,陈实赶去为老人送终。之后,朱忠英去世,也是陈实料理后事。近年来,陈实先后为30余位社区独居老人送终,在很多老人心里,陈实不是儿子胜似儿子。

“做得时间越久越发现,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根本帮不了所有的困难残疾人。”于是,陈实开始奔走呼吁,希望更多人为他们伸出援手。很快,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聚在一起,他们帮扶的区域也从社区辐射到了宜昌的大街小巷。

2012年,跟着陈实一起扶残助残的志愿者达到了300余人。为了规范管理,在社区的帮助下,陈实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队。在陈实的影响下,很多单位和学校的志愿服务团队也开始跟着陈实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种公益活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陈实刚刚做完一场不小的手术,尚未完全恢复。但每天看着新闻报道,他在床上如坐针毡,最终还是不顾家人反对,第一时间投入到了战“疫”中,带领着陈实志愿服务队,参与社区卡口值守、物资保供、特殊群体关爱等工作。

逢年过节,是陈实和团队志愿者最忙碌的时候,他们要把爱心人士捐赠的大米、食用油等慰问物资送到困境家庭。10多年来,他们为8000多户家庭送去了温暖,志愿者足迹遍布了宜昌的山山水水。他还通过各种形式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经常会上门为老人们修修脚、理理发、按按摩,他们都很开心的。”陈实说。

一抹“志愿红”带来“满城红”。10多年来,在陈实的影响下,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达到几千名。志愿服务队还下设了“助残圆梦”“爱老敬老”“爱心助学”等5支小分队,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养老院,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足迹遍布了宜昌的大街小巷。

“走公益这条路,是会‘上瘾’的。”陈实说,当帮助了别人,别人报以最真诚的微笑和谢意时,那一刻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是无法形容的,“会一直做下去,也希望影响更多人加入我们的队伍。” 

编辑:王慧文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