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委员说变化

全国政协委员李有毅:基础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是这些基本理念践行与深化的结果

2022年10月13日 20:2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召开全国教育大会,颁布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作为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出发,系统勾画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愿景,确立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系列基本理念。十八大以来基础教育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是这些基本理念践行与深化的结果。

“以德为先”理念得到贯彻,立德树人工程系统推进。一是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健全了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加强,促使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学校得到切实贯彻。二是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系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不同学段全过程贯通,铸魂育人功能得到发挥,学生学习理论的自觉性得到提高。三是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积极开展德育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一体化德育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四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导向,开展学生从初心到理想的生涯规划与指导,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自信”。

1

“全面发展”理念得到贯彻,五育并举体系深入实施。一是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学校建设标准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师资配置均衡化、智慧教育数字化和学生关爱制度化的推进,缩小了区域、城乡、校际、群体间的教育差距,形成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局面,普及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普通高中教育进入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新评价协同推进的“黄金期”,普及攻坚计划目标如期实现,并不断向有质量的全面普及迈进。二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构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了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了更高质量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面向人人”理念得到贯彻,学生成长环境全面改善。教育领域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课后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作业管理水平、课后服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大幅提高,教师和家长教育观念获得转变,教育生态正在全面重塑。北京、上海等地,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因材施教”理念得到贯彻,多元成长通道正在铺设。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统筹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体系,构建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供给体系,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走班制导师制全面落地,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同步开展,选课走班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基本完善,多元成长、多轨并行的学制改革有序推进,让人人享有适合的普通高中教育的格局正在形成。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健全了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考试模式基本形成,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取得成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基本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科学教育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知行合一”理念得到贯彻,学习方式变革持续深化。一是落实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强化实践性要求,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综合实践方式和路径进一步优化,学科内综合及跨学科多主题、多层次系列实践课程逐步建立,综合实践育人体系基本形成。二是因地制宜打造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建设一批稳定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开发配置的政策体系更加健全。

“融合发展”理念得到贯彻,衔接贯通模式初步构建。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集团化办学机制不断完善,集团化办学和一贯制学校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幼小、小初、初高的有效衔接与贯通基本实现,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现代教育治理改革取得突破。二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现深度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初步建成,服务学生学习、服务教师备课和教学、服务学校管理、服务教育研究、服务未来服务教育改革的五大功能基本实现。

“共建共享”理念得到贯彻,教育资源协同形成趋势。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切实增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际合作广泛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格局已经形成。培养造就了国家急需的大批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教育深度融入区域社会发展的力度加强、进程加快,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稳步提升。

2

本文作者: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十二中联合总校校长 李有毅


编辑:张佳琪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