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政协动态

“申城北外滩、浦江金三角“的一次沉浸式体验

上海市虹口区政协“协商于民”探索北外滩楼宇善治新路径

2022年10月26日 21:1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0月26日电(记者 顾意亮)“说起来,那天还蛮有意思的。”今年已经76岁的赵老伯在沿苏州河岸线的滨河步道建成后,养成了定期遛弯的习惯。

正散着步,他发现了奇怪的一幕——先是看到一个女同志把头仰起来,接着又是一个男同志也仰起来了头。然后,那群人一个接一个都仰起头来。“我看着好奇,也仰头往他们看的方向一看。咦,他们看我所在的河滨大楼干吗?”

1

赵老伯的疑惑,在当天下午就得到了答案——

一场关于北外滩楼宇自治和共治的“协商于民”座谈会在虹口滨江驿站召开,当虹口区政协主席石宝珍,秘书长姜汉军,区政协委员、区城管执法局、北外滩街道负责人以及白玉兰物业、金茂物业等物业代表等逐一落座,“原来,那群人就是他们呀。”

区政协领导和委员们调研的河滨大楼始建于1931年,河滨大楼的住户包括美国作家伊罗生,他在此居住期间,鲁迅先生也曾来拜访;《密勒氏评论报》主编约翰.W.鲍威尔,他曾居住在此亲历上海解放。

2

经历过“远东第一公寓”的辉煌,也接待过8000犹太难民,再到之后浦江两岸逐渐高楼林立,河滨大楼与一旁的苏州河紧紧相连,目睹了上海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在这里住了40多年的赵老伯有一套特别的“起床仪式”:每天早上先打开窗户,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然后眺望不远处的黄浦江和外滩。“我们不是常说大上海嘛,从窗口看一看这开阔的景致,心情也会特别舒畅。”

虽然没有赵老伯的“近水楼台”之便,但委员们在视察了河滨大楼改造情况和在建的“河滨会客厅”后,感叹“我们是沉浸式感受到了‘上海北外滩、浦江金三角’的生动实践。”

“河滨会客厅”位于河滨大楼2楼,开窗就可以一览苏州河江景、外滩万国建筑群和陆家嘴,最美河滨风光尽收眼底。美不止于景,按照北外滩街道计划,在会客厅开放后,将其打造成开放共享、议事协商、邻里交往、终身学习、便民服务的空间,成为居民自家的“客堂间”,小朋友“双减”后的“活动站”,群众办理社区事务的“自助站”。

区政协也为“河滨会客厅”锦上添花一把,委员们提出,要注重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倾斜,让百姓能体会用心的服务、共享发展的红利;也要创新活动项目和组织形式,不断激发楼宇活力,有效吸引更多主体主动融入楼宇建设,培育楼宇善治的持久后劲。

随着北外滩地区开发建设的不断发展,“远东第一公寓”的“邻居们”也越来越多,白玉兰广场、北外滩来福士、瑞丰国际大厦……不仅是区域发展的“地标”,更是一个个“立体”的社区。

区政协北外滩街道“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紧扣区域工作的中心、围绕街道工作实际、群众关心的热点、社会治理的难点,利用北外滩白玉兰楼宇委员会和白玉兰楼宇治理委员会两大工作载体,推动“楼委会”“北外滩物业联盟”的建设,积极打造一支“综合服务团队”。

针对当下楼宇发展、白领需求的热点和难点,如午餐问题、停车难问题、消防问题以及党建联建等问题,“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把楼企白领集中反映的“取餐不便”“外卖盗取”等诉求,通过“楼委会”在工作议事会上进行充分讨论,共同研究解决方案,达成共识。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楼委会”运用智能化设备,引进“萌虎”送餐机器人,并且在充分听取楼宇企业、白领意见的基础上,引入了咖啡、轻餐食等外卖配送服务。此外,还结合楼宇运维实际,精心策划了急救服务、法律服务、青年志愿服务等三个楼宇自治项目,推动楼宇的全面发展。虽说这些事其实还挺“鸡毛蒜皮”的,但在工作站的委员们看来,完善楼宇治理、激活社区活力,形成最大“同心圆”,是大家的一份共同使命、共同期待。

3

“通过‘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的积极参与,调研商讨和出谋划策,北外滩区域楼宇‘善治理’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区政协主席石宝珍提出,希望能进一步打造出符合北外滩区域特色的楼宇经济发展的示范样板。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不断拓展协商渠道,助力提升楼宇服务与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城市基层治理创新。


编辑:张佳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