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双向发力的天津实践>政协资讯

坚定践行“一国两制” 同心开创美好未来

——港澳地区天津市政协委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小记

2022年11月15日 14:5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天津11月14日电 “中共二十大报告为香港和澳门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港澳同胞深受鼓舞、充满信心。”连日来,港澳地区天津市政协委员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政协委员职责使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努力践行“一国两制”方针,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发挥港澳委员的“双重积极作用”,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加强团结,凝聚人心,为港澳地区繁荣发展、为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有力推进津港合作向纵深发展

“中共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作出新部署,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治港方略,是推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开启香港良政善治新篇章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特别是,中共二十大将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写入党章,充分体现中央对于‘一国两制’的高度重视,提供了最有力的制度保障。”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委、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陈清霞对于香港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

陈清霞说,从香港实际出发,更好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着力点应放在五个方面。一是要把握香港发展新阶段的重点,全面准确、坚定不移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取得更大成功。二是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在各项选举中严格把关,把忠诚的爱国者选进管治机构,着力培养优秀治港人才。三是坚持依法治港,作为特区行政会议成员,要努力发挥专业优势,为特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四是积极探索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居民。五是更好壮大爱国爱港队伍,构建支持“一国两制”统一战线,加强对外宣传,引领更多爱国爱港人士共同发声,形成强大社会舆论环境。

在津港两地深入交流合作方面,陈清霞认为,津港两地要立足各自城市定位和职能,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在推进金融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提升专业服务、扩大对外开放、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香港经济繁荣发展,服务天津高质量发展。“港区政协委员要发挥积极作用,把香港资源与天津需要更好对接起来,创新合作方式,增强发展动能,有力推进津港合作向纵深发展。”

用文化体育语言凝聚人心

“中共二十大报告科学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发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动员令。”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委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霍启刚兴奋地说,国家的新征程,是香港的新机遇。香港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彼此利益相连,香港能发展成国际大都会,主要是因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香港要继续保持优势,支持国家和平统一。

霍启刚说,“一国两制”的成功全球皆见,盼望香港能作完善“一国两制”的好榜样,支持国家实现和平统一。同时,善用“一国两制”优势,为国家发展带来经济新动力。作为“桥梁”的香港,对内必须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外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发展“八大中心”定位的相关产业,支持国内国际双循环。

“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凝聚人心’是一个重要部分。”霍启刚说,我们应通过文化和体育这些世界语言,以电影、艺术作品、歌曲为载体,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及知华友华国际友人认识祖国,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中国香港的故事。“盼望天津和香港在文化及其他产业有更多合作,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扩大“朋友圈”画好“同心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事业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为全国高校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奋进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无比重大。”全国工商联执委、天津市政协常委、澳门天津联谊会会长陈季敏说,今后澳门科技大学要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继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爱澳人才,向着世界一流大学迈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陈季敏说,五年来,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和中共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澳门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力推进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主动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我坚信,有伟大祖国作为坚强后盾,有广大同胞的坚定支持,有‘一国两制’的坚实保障,澳门定能创造更大辉煌。”

陈季敏说,作为澳门地区天津市政协常委,要发挥“双重积极作用”,精准把握天津、澳门功能定位和建设的着力点,凝聚两地社会共识,实现协同发展,既坚守“一国”之本,又善用“两制”之利,助力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天津高质量发展。要搭建好两地青年联谊交流互动平台,坚持以文化教育研学为纽带,以两地青年为重点,以线上线下互助服务为载体,以爱国爱澳为依归,推动两地青年增进交流、加深情感。同时,两地可以共同设立大湾区论坛,着眼发展壮大爱国爱澳力量,做好青少年工作,共同携手不断扩大“朋友圈”,画好“同心圆”。(刘平 李宁馨)

编辑:王亦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