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创新路径

2022年11月28日 09:01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记者 张丽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由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北外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等举办的2022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坛不久前在北京举办,来自12个国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共同探寻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探寻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协同创新之道。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致力于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本期学术家园请她结合学术研究实践,谈一谈对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探索与思考。

黄会林.webp(1514280)-20221128084513

黄会林

化“危”为“机”,提升文化传播力

学术家园:目前来说,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事业面临哪些新形势?

黄会林:2022年,对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事业而言,是充满了“危”与“机”的一年。“危”在于,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学术交流、文化传播活动锐减,多元文化的共融互鉴受到阻碍。“机”在于,中国凭借对疫情的有效管控,经济“稳中求进”,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危”“机”并存的大背景下,世界秩序正在走向新的变革路口,中国急需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有力的作用,化“危”为“机”,增强文化实力、提升文化传播力成为当务之急。我们知道,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凝聚力、生命力、影响力,成为民族发展的核心能量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内驱动力。但作为当今经济大国,当代中国的国际文化影响力相对滞后,如同一个演讲者登上了舞台,台下却听不到他的发言一样,这种经济文化实力不相称的局面急需改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事业提出了要求,也给致力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内外兼修,拓宽国际传播路径

学术家园:结合您近十余年来的实际工作,特别是在国际传播领域所积累的经验,您认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的关键在于什么?如何更好地促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与提升?

黄会林: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关键在于内外兼修、多措并举,在创作、传播、资源整合等多个层面促进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

在对内层面,需要认识到,促生具有世界先进性的当代中国文化,必然要建立一套独立的话语表达体系,寻求一种独立的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生产具有本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为此,我们要在植根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重本土、重原创、不媚俗、戒模仿,推出真正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底蕴的作品。全球化背景下,存在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区分是客观事实。我们必须有自觉的文化发展思维,重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和自我更新能力,在全球意识的观照下加强文化自信,站定中国文化自己的坐标,创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和作品。

在对外层面,文化传播事业需知行合一,摸索出更成熟有效、容易被海外主动接受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这需要从国家行为到民间交流各个层面的实践探索。在某种程度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支配着世界文化格局,要适应这套法则,就需要迎难而上,着重打造一些更易于识别、易于传播、具有丰富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化符号,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尤其要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宽跨文化传播途径。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吸收和团结多方面力量,加强相关部门机构协同合作,促使学界、业界、政府、高校、企业共同行动,更高效、更专业地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是一个用时间与耐心来完成的大事业、大工程,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切实努力。2010年,我们创建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在“第三极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做着“看”(看中国)、“问”(问卷调查)、“论”(国际论坛)、“研”(重大课题)、“刊”(英文刊物)、“创”(文艺创作)、“会”(会林基金)七个方面的工作,以期把中国文化更有力地推向世界,为构建和谐的世界文化贡献力量。

创新实践,探索青年跨文化交流

学术家园:您曾经谈到,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能否以您所创建的“看中国”为例,介绍一下其在国际传播领域具有怎样的创新意义?

黄会林:21世纪以来,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深入,国际传播显现出鲜明的视觉化趋势,以影像为核心的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成为提升国家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路径。在此背景下,我们于2011年创办了跨国文化体验项目“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其核心模式是邀请外国青年来华拍摄短片,再将短片输送至海外平台和各大国际电影节展,从而将他者视角与在地体验相统一、文化发现与艺术表达相结合,最大程度地发挥影像的视觉传播优势,并以影像撬动人才培养、人文交流等连环反应。截至2021年,项目已组织来自94国813名外国青年,出色完成779部短片,斩获157项国际奖,受到300多家中外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持续报道。

“看中国”在国际传播领域中的创新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坚持民间身份。“看中国”广泛邀请国际知名综合性大学,逐年重点突破世界级影视院校,用中国的巨大变迁和丰富文化吸引外国青年来华拍摄。在此过程中,我们尊重外国青年的创作主体性和对中国观察的他者性,并通过主动设置议题、创新话语体系,实现成果国际传播的正向价值。

其二,坚持青年主体。“看中国”通过“Z to Z”的协作方式,建立起外国青年导演与中国制片人的亲密友谊,有效实现人际传播、同代传播。外国青年学生独特的外来眼光、语言优势、专业技能和社交圈子,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双双慧眼,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艺术创新力,成为中华文化国际表达的重要路径。

其三,坚持跨文化体验。“看中国”项目以从未到过中国的外国学生为对象,让他们在拍摄中不带偏见和陈见地体验真实的中国,在亲历中生动感受、深入理解中国的发展变化和历史文化,并专门设计了“回访组”“专业组”等分类,为优秀创作者提供进一步深度接触和读懂中国的体验。

其四,坚持影像成果导向。“看中国”以影片为最终产出,在海外平台上实现广泛传播。多年来,许多西方影视作品将中国描绘成一种充满东方学刻板印象的想象图景,而“看中国”积累的700余部短片,则通过导演的真实体验,为世界留下鲜活的当代中国影像史。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面对外国青年无法来华的困境,我们提出了“远程外国青年学生看中国”和“在华外国青年学生看中国”项目,连续3年组织近300位外国青年学生参与项目,完成200余部短片,以远程跨国合作的创新方式,进一步积累了跨国影视合作的实践经验。

11年来,“看中国”以“第三极文化”学术理论为依托,培养出一群爱华、友华的外国青年,创造出一批他者视角、自我导向的文化短片,探索出一条依托高校、依托学生的传播路径,开辟出一种跨学科、跨国界的协同模式,传播效果持续发酵。2021年,“看中国”项目更是被中宣部、教育部推广为“音乐看中国”“绘画看中国”等多种衍生形式,进一步拓宽着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之路。

学术家园:对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未来,有哪些期待?

黄会林: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既要有顶层的理论设计,也要有具体的文化实践,既要创造优秀的文化产品,也要拓宽跨文化传播路径,这需要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的不断研究和努力。文化传播虽然有其外在影响因素,但本质上是一个持续渗透、自由流通和自愿选择的过程,是一种内心的认同与接受。中华文明自诞生以来从未中断、历久弥新,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更是当今世界和平共处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不断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智慧以贡献世界、影响世界,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注入坚实的中国力量。


编辑:张佳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