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视频

首页>文化>非遗

非遗“活”起来生活添光彩

2022年12月01日 19:45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本报记者 李冰洁

日前,全国政协调研组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主题,赴山东、湖南进行调研,深入考察当地特色非遗项目,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交流,详细了解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情况。

委员们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事业在10年间发展迅速、变化显著。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方式与时俱进,传承人理念开放创新,非遗产品也更多地走向市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产业让非遗引“经济”

在湖南,有一座大山深处的小村庄如今家喻户晓,那里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也就是10年前“精准扶贫”的首倡地。从深度贫困到乡村振兴,十八洞村的10年致富路,离不开传统非遗手工艺品的市场化改革。

来到十八洞村一座木质吊脚楼前,宽阔的小广场上摆着十几个大笸箩,里面一圈圈排列着颜色多样、图案新颖的苗族团扇,几位大姐阿姨,甚至上了年纪的奶奶,围坐在一起制作苗绣。抬头看去,吊脚楼上挂着“苗绣乡村振兴非遗工坊”字样的牌匾,这里就是十八洞村苗绣技艺的传承基地了。

“你们看,我买了几件东西!”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向大家展示他的“收获”——苗绣工艺的团扇和饰品。“苗绣,能把我们对传统手工的回忆、日常生活以及乡村旅游多方结合起来。”如此令人“眼前一亮”又价格公道的手工艺品,在王亚民委员的“推介”下,又吸引了很多人前去购买。

然而,当大家以为王亚民委员只是将苗绣买来留作纪念时,他却已经和苗绣工坊的负责人聊起了文化创意产业合作。“要将大家记忆中的手工艺融入新时代人们的生活中,才能让它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王亚民说。

当地工作人员介绍,“精准扶贫”提出后,十八洞村组建了苗绣、猕猴桃、黄桃、中药材种植等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十八洞村游苗寨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花垣县十八洞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十八洞山泉水有限责任公司等4个公司,因地制宜确定了劳务经济、特色种植、苗绣、乡村旅游、山泉水加工5大产业,形成产业扶贫合力,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转变。

据统计,十八洞村人均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20年18369元,共脱贫136户533人,贫困发生率由56.76%减少到无返贫和新致贫发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实现了整村脱贫。

工坊让非遗“活起来”

近年来,非遗产业不断创新发展,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非遗工坊”应运而生。“你们这里也成立非遗工坊了吗?”“是怎样的运营机制?”每到一个非遗特色项目展示处,委员们与传承人交流时,一定会问到这些问题。

就比如苗绣非遗工坊,它是集苗族文化挖掘、苗绣传承及创新为一体的民族文化企业。创立者陈国桃表示,她希望能够通过苗绣产业带动当地乡村妇女实现居家就业,让她们既能在家照顾老人孩子,又能传承家乡的苗族文化。

传统工艺能否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适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是非遗“活起来”面临的一项挑战。委员们认为,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还是要接受市场的检验。比如,山东烟台一位传承人将传统的平面剪纸创新为立体形态,制作了夜灯、屏风等文创产品后,深受消费者喜爱,她所成立的非遗工坊,年利润可达上百万元。

随着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非遗产品的销售也走上了“快车道”。在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综合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有一个专门为非遗手工艺品线上销售打造的区域——手造直播中心。在那里,非遗传承人化身网络主播,对着专业的直播设备介绍手中的产品,屏幕下方不停滚动着“主播手里拿的是什么”“怎么卖呀”“我来了,支持一下”等留言,传承人也用流行的“话术”告诉大家:“想要我手里这个‘瓷叫虎’的朋友,请拍25号链接。”

同样的场景,委员们在烟台市非遗文化馆也见到了:剪纸、面塑、胶东花饽饽等,都走上了各大网络平台,通过官方账号进行展示推广。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每周直播两三天,每次2至4小时,收获了不少粉丝的支持。

除成立工坊外,一体化运营的文化体验馆也为非遗产业模式创新助力。在湖南,为湘西非遗保护传承而建立的矮寨民族文化体验馆,可以“一站式”体验苗族非遗。游客可以居住在苗族非遗工艺打造的木质民宿中,品尝具有湘西特色的餐饮和茶水,欣赏苗银展览,购买衣服、手包、围巾等苗绣制品,抑或带几贴苗药膏药回家送长辈亲友。衣食住行,所见所用无不是非遗,在深度体验中帮助非遗产品走向市场,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创新模式成效显著。

文化让非遗“传下去”

传统师父徒弟“传帮带”是非遗传承的主要模式,在山东,非遗传统工艺通过创意新造,被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山东手造”,推动非遗活态传承新模式。在潍坊十笏园非遗空间,非遗传习研学正进行得火热,不仅有传承人现场带徒授课,还有非遗技艺培训班,以及儿童兴趣体验班。

曾推动中国篆刻艺术申遗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骆芃芃认为,单纯的非遗技艺培训班是不够的,非遗“传下去”需要建立一个体系,通过学校进行普及,吸引年轻人,从而更好地促进非遗传承人保护和传承工作的进行,提升传承发展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牛克成关注到,《“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提出“推动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由此,他建议将非遗分层级进行教学,“比如河北将皮影戏带进课堂,就可以分级教学,小学时期告诉孩子皮影戏是什么,到了中学学习皮影的制作,皮影戏的完整表演体系则可在大学时期学习。”在他看来,不同阶段的学生思维和能力不同,按需匹配分级教学,能够为非遗传承设定更加科学的机制。

“最近河南卫视《唐宫夜宴》《芙蓉池》等几个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广受欢迎,我们不妨将其借鉴到非遗传播上。”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认为,自媒体时代,传播方式不像过去制作电视节目那么复杂,通过网络、新媒体进行传播,可以使非遗文化广泛传播,促进它在民众中的交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以亲身经历举例,他曾在参加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时,发现雕版印刷体验项目深深吸引了外国学生、游人甚至政府首脑的关注,大家排着长队,争相体验,一张宣纸放下,一按、一刷,一张年画就出来了,仅仅这一个非遗体验项目就带动了整个展览的人气。“希望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大项目中,要引进非遗体验活动,用非遗讲好中国故事,用文化推动非遗传承,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吴尚之说。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04日   第 10 版)

编辑:陈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