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第二时间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医疗保障如何应对黑夜和极寒挑战?

2022年12月07日 20:30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2月7日电(记者 周佳佳 李木元)“此次承担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医疗保障任务是在12月,从节气来说是最晚的一次,而且是寒冷的夜间。我们做了充分演练和各项救护保障准备,确保了航天员安全。”在现场全程参与医疗保障任务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医疗救援队队长顾建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太空执行任务183天后,“最忙出差三人组”陈冬、刘洋、蔡旭哲12月4日返回陆地并于当晚21时01分安全顺利出舱。通过电视画面,人们看到在着陆场区身穿不同颜色衣服的人员参与航天员返回的搜救任务。“地面搜救人员涉及很多单位的多支力量,大家看到的穿蓝色服装的属于航天员中心人员,穿橘黄色衣服的是搜救分队人员,穿银灰淡蓝交叉衣服、戴黑色帽子的就是我们特色医学中心的航天医疗救援队人员。”顾建文介绍。

1

为保障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生命安全,中国航天医疗救援队在返回舱着陆点现场做好应急保障准备。(顾建文供图)

精心准备应对“夜间模式”和“极寒模式”

据了解,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四号,每次载人飞船返回陆地,某特色医学中心都抽调精锐力量备勤值守,确保航天员返回着陆后的生命安全。顾建文全程带队参与了神舟十一号、十二号、十三号、十四号的上升段、空间段和返回段全流程医疗保障任务及神舟十五号的上升段医疗保障任务。“这可是名副其实的‘天’字号任务,也是国家的名片工程。”顾建文笑着说。

“此次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我们在东风着陆场负责现场应急救护。医疗队由15名业务精湛的高级医疗专家组成,配备有全套的急救药品及各类器材设备,相当于在现场组建了一个微型的医疗医院,预制了十余种伤情处置方案,可组合成几十种救治模式。”顾建文介绍。

不止一次承担“天”字号任务,顾建文和同事们驾轻就熟,但他表示,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此次医疗保障任务不同以往,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夜间模式”和“极寒模式”。“此前只有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时是初冬,但那时的气温没有这么低。这次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时已是寒冷的冬季,夜间体感温度接近零下30度,滴水成冰,无疑增加了保障的难度。”

顾建文介绍,针对航天员乘组冬季和夜间返回特点,航天医疗救援队加大了航天员在轨期间伤病预测和着陆后急性病研判,建立健全着陆场医疗救护保障实施方案,精心做好各种应急救护准备,进行了全方位应急演练。为解决低温环境下的医疗救护难题,航天医疗救援队更新补充了多种急救药品,配备了相关急救医疗设备;设计论证了一体化携行装具平台,探索寒区保障模式。

2

为保障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生命安全,中国航天医疗救援队在做应急演练。(顾建文供图)

“我们希望是一支备而不用的队伍!”

“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多系统工程,航天员可能发生的伤病情也是复杂多样的。为了给航天员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医疗救护,队员们将航天员可能发生的意外伤情、急救流程和用药原则,以及各类极端情况下的应急预案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顾建文介绍,目前我们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高效立体的救护理论体系和标准操作流程,专业级医学专家常年开展极限搜救医疗训练。目前,我国航天医疗救护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能很好地应对医疗救护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在其他同类救援任务中成功发挥作用。

顾建文表示,随着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越来越高,载人航天工程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医疗队所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小。“虽然我们的医疗保障处置方案已非常成熟,可每次面对新的航天员返回医疗救护任务时,我们都要全面审核和完善处置预案,都要从严从实从新把所有处置方案演练得熟而又熟。”

“医疗安全是底线,做好底线工程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我们的一个原则就是做好确保最底线安全的各种训练和保障,我们希望是一支备而不用的队伍。”顾建文说道。

3

为保障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生命安全,中国航天医疗救援队在返回舱着陆点现场做好应急保障准备。(顾建文供图)

航天医学是一个无休止的研究课题

随着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完成在轨交接,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这对我们的航天医学保障和医疗救护措施提出了更高要求。”顾建文表示,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航天医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做好地面持续安全保障?如何做到能随时担负起返回搜救任务?如何及时应对非正常降落?出现问题时如何快速解决?……这是一个无休止的研究课题。顾建文介绍,随着我国深空探测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任务不同、人员不同、在轨时间不同、返回窗口期的气候环境不同,航天员也将面临更为全新、更为复杂的环境。

4

为保障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生命安全,中国航天医疗救援队在做应急演练。(顾建文供图)

“空间医学或是长时间驻留太空医学,以及人类在此环境下的生命极限的状态维持和研究,返回地球时可能面临的更大挑战,着陆场的航天员医疗救护保障也将面临更多课题。” 顾建文表示,未来面临更深空的探测飞行,载人飞行将面临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飞行,研究生命静息技术等极端科学问题,将是全球医学科学家面临的挑战性难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度探索和研究,这也是航天临床医学重点医院和学科的职责和使命。

5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医疗救援队队长 顾建文


编辑: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