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侨界动态 海外直通 侨领风采 社团掠影 民间交流

首页>侨声>聚焦

旅新侨胞晨晓:

以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2022年12月08日 10:44  |  作者:李寅峰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晨晓在新西兰奥克兰创作的大地艺术作品《5(1538451)-20221208102914_爱奇艺

晨晓在新西兰奥克兰创作的大地艺术作品《56个龙图腾》


本报记者 李寅峰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举办一场捐赠仪式,该院晨晓艺术及设计院院长、新西兰籍华人艺术家晨晓捐出100万元人民币,作为校院文化建设、学生培训、新农村建设、老师课题研究、各类教学方面的奖学金。“我希望学生能学有所成,并高举中华传统文化的旗帜,以更丰富的艺术语言,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晨晓说。

之所以这样说、这样做,于晨晓来说,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使然。

晨晓出生于浙江省的教育世家,从小接受过深厚的传统文化教育。1986年,他先后赴澳大利亚、新西兰求学,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研究专业硕士毕业后,留在当地搞艺术创作。旅居海外期间,晨晓游历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多所世界著名的艺术院校举办讲座,进行艺术交流,同时在世界各地举办70多场个人画展,大量画册和作品在西方国家被出版和介绍。

“在国外,华侨华人搞文学艺术的不是很多,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华侨华人艺术家的作品走进旅居国的主流社会更是不容易。我作为艺术家,更应该承担起使命,做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讲好中国故事。”晨晓注意到,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有时候并不能完全引起国际审美的认同,在相互不了解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受到当地人排斥。“中国故事怎么讲?必须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我为主,融通中外。比如艺术作品,要加强趣味性、故事性,运用对方听得懂、易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述方式,不断增进理解、扩大认同。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搭建起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互动交流的桥梁。”

结合自己的思考,在奥克兰市中国城,晨晓创作了大地艺术《56个龙图腾》。“我以穿越时空的概念去创作,既有中华民族的美学观念和精神哲学,也符合当地人的审美。巨大的红色柱子矗立在广场上,代表着远古图腾及社会内容,蕴含先秦理性精神,彰显建筑的‘空’与‘灵’……”在晨晓看来,以艺术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做的是要选择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语言。“不能硬邦邦的,要润物细无声般的。比如这套作品,展示的图腾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共同的语言,颜色和外形也符合国际化审美,得到当地群众的尊重和喜爱,最终成为当地著名的地标。这是一次很好的实践。”

晨晓建议,国内有关部门重视对海外华侨华人艺术家的支持和联络。“他们懂中国文化、熟悉西方艺术语言,在海外生活工作多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现成资源。建议加大力量支持他们在海外的艺术发展,团结并鼓励他们发挥更大作用。”晨晓说。

此外,作为文化艺术的教育工作者,晨晓也期待国内更多的艺术新人能够以文化艺术为纽带,以联通中外为己任,肩负起更多使命。希望中华传统文化在学子心中深深扎根,并由他们带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编辑:贾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