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双碳中国 能源担当>论坛活动

科技创造未来能源、人才驱动科技创新

​——第九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大会暨零碳岛大会能源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分论坛顺利举行

2022年12月21日 23:22 | 作者:王珊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2月21日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国际清洁能源论坛(澳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第九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大会暨零碳岛大会”设置能源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分论坛,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承办。分论坛以“能源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为主题,邀请了产业界、科技界、教育界多位国家级专家,探索科技创新驱动能源未来发展的方向、求解激发人才活力推动机制创新的密码。让我们一睹嘉宾风采与主要观点。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科技与创新部主任李建伟指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企业排序第20位),是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三大核电运营商之一。国家电投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以科技创新提高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建设能源强国。国家电投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夯实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以中央研究院为先导层、12个创新中心为主体层、25个集团级技术中心为支持层的“宝塔型”科技创新组织体系,拥有多家具有电力工程总承包一级和对外工程承包经营一级等资质的设计咨询和工程总承包单位。承担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型燃气轮机”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能源工业互联网”专项工程按计划顺利推进。

国家电投正与澳门国际清洁能源论坛联合申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智慧能源分中心,智慧能源分中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希望以技术创新实现能源消费“可靠、可担负、可持续”,保证能源安全、推动“双碳”目标落地。国家电投进一步加强与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学术团体、龙头企业的联系与协作,联合攻关清洁能源领域的关键问题,以科技创新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推动相关项目在大湾区示范、落地、见效,助力国家“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中山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副主任、兼任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院长孙冬柏带来的报告题目为:《先进同步辐射光源装置驱动新能源材料创新》。

主要观点:

能源科技创新离不开相关领域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发展,如何围绕能源强国的重大战略需求,构建技术攻关体系与基础研究平台则是该领域持久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基础能源材料创新是驱动高质量能源战略发展的基石,也是引领能源装备革新的重要源泉。深圳产业光源以产业创新需求为牵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发展主战场,瞄准储能、节能、能量转换和核能等材料的全产业化流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依托同步辐射光源的多表征技术联用与多模态信息采集优势,着重布局能源材料产业线站集群,包括动力电池线站、驱动电机线站、环境能源线站等。深圳产业光源能源材料线站集群的建设能够极大的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在能源领域的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加强能源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等自主研发。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总经理,动力电池及整车集成与控制领域专家原诚寅带来的报告题目为:《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

主要观点: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是我国汽车行业首个国家级创新中心,也是我国第一个以市场化资源配置为机制、以企业法人为主体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近年来,汽车芯片产业涉及汽车和芯片两大产业的协同发展,上下游链条长,分工高度专业化,技术和资本含量高,产业链高度全球化。国产汽车芯片虽起步较晚,在国家政策、产业安全和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发展迅速,仍需两大产业磨合扶持,通过产业创新、技术研发的有效结合,真正打造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汽车芯片产业创新生态。

国家特聘专家,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院长、教授、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董旭柱带来的报告题目为:《城乡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进展与思考》

主要观点:

“碳达峰、碳中和”指明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而我国城市、乡村电力系统及其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是构建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灵活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领域。当前,大量行业研发工作从新型电力系统的城乡电力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出发,凝练了构建新型城乡智能配电网系统,及其数字孪生系统存在的问题、挑战;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从城乡新型电力系统的仿真、规划与运行、电力设备数字孪生与运维等角度,不断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工程实践成果不断落地。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副所长,兼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专项总体组专家、国家能源生物燃料研发中心主任孙永明带来的报告题目为:《海洋新能源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应用》

主要观点: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当前国内外十分重视海洋新能源研究。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能源所)在海洋波浪能和天然气水合物为代表的海洋新能源领域取得了大量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广州能源所从事了40多年的海洋波浪发电,目前在波电转化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成功建成了从10kW到500kW波浪能发电装置,实现了全球首次远海布放波浪能发电装置并成功并网南海岛屿。在天然气水合物方面,广州能源所构建了水合物基础-成藏-开采-应用全链条理论体系,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开采创新平台。

电气传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变频器分会和全国变频调速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郭培健带来的报告题目为:《大规模储能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工程化应用》

主要观点: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新能源和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电力系统逐步呈现电力电子化趋势,变流器等电力电子装备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与稳定。分布式电源接入数量的增加给电网终端带来调节压力,需要新能源系统提供主动支撑功能,尤其是在主电网支撑能力弱且需要为大工业负荷供电的工况下,主动支撑性储能系统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大规模储能系统的工业化应用,更贴近用电负荷,通过与生产工艺的精密结合,直接解决工业用电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问题,为大规模储能的工程化应用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处长刘志敏带来的报告题目为:《深化产教科融合、以教育变革助推能源革命》

主要观点:

将企校资源集成在一起,形成集聚效应,发挥集聚突破的作用。加强与国家电投、及在横琴的交流互动,把已落实的重要签约做深、做透、做实,做成全国示范。整合全国优秀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将横琴的示范项目在全国推广,引领教育、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服务新型能源体系,推动专业结构、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机制的全面变革。

并表示“我不光是要做见证者,我还要做参与者。我不仅要做一般的参与者,还要做重要的发起人和推动者。把横琴的模式,从横琴零碳岛到新能源、到数字化、再到创新辐射源,一揽子的内容,从企校合作领域进行国际合作走出去。”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愿意作为协调组织,发挥枢纽作用,推动科创工作产生更多的叠加效应、溢出效应、倍增效应,真正体现现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教育革命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抓住核心引擎,形成“一体两翼”工作格局。“一体”是数字化。“两翼”一头是产业和科技,一头是教育供给,形成联动效应。为实现联动效应,与大企业、大场景联合研究、共建平台。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高旭东带来的报告题目为:《充分发挥国企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主要观点:

加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了有效发挥国企在这一过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无论是国家的创新政策还是企业的创新政策都需要进行重大调整。政府政策方面,要加速建立以本土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充分调动国企领导者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企业战略方面,要大力提升企业自身能力,大型国企还要承担起“链长”责任。国企领导要弘扬“国企企业家精神”,在技术创新方面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六所总师,成果转化首席科学家,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国资成果转化与产业融合专委会主任孙磊,带来的报告题目为:《国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与案例解析》

主要观点: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并驾齐驱”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六所率先开展了以硬科技精准投资为内核的高价值科技成果量化激励模式的探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打通了国有企业创新到创业“最后一公里”。希望国央企能够加强合作,探讨国资科技成果转化可行路径,共同推动成果转化机制创新。

xxxxxx


编辑:贾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