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委员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委员发言

张兴赢委员:加快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年12月30日 16:32 | 作者:张兴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今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已经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在这样一个重要关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无疑是今年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委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更是我本人今年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并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作出专门部署。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地位,科技自立自强贯穿始终、一脉相承。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国际国内大势、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确保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中国正阔步走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上,从我所从事的气象科技工作来看,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国气象事业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到现在我们部分技术领域已经在全世界领跑,这充分凸显了科技创新的第一动力作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新时期,面对当前国际科技发展大形势,必须从更高的政治站位和强烈的时代担当出发,瞄准国家发展需求、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咬定青山不放松,勇攀世界科技的高峰。

科技创新活动前期投入巨大,因此离不开政策的鼎力支持,这就迫切需要充分发挥我国的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回顾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科技创新领域的实践,从“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青蒿素的发现”,到三峡工程、高速铁路、“神舟”飞天、“蛟龙”入海、港珠澳大桥的建成等一大批标志性成就,都是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体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涉及多种资源的协调、多条线路的协同和多个团队的合作,往往需要政府和科技部门的有效组织和引导,特别是在打造国之重器时,甚至需要倾注举国之力。我自己所从事的中国风云气象卫星事业,正是在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政府强大推动下,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了当今世界气象卫星领域与欧美比肩的三辆马车之一,这正是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一个生动的实践。

新的时期,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企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新时期应进一步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的重要作用,不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龙头企业,特别是大型央企加强技术攻关。我国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5G通信技术的迅速崛起,都是企业创新的生动实践。企业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要加快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鼓励企业参与标准修订,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与协同创新中心,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联合体,转化一批科技成果,产生一批新产品、新工艺、新模式。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创新人才既是国家在新时代发展中的重要依托,也是国家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列的重要保障。战略科学家既是科学家,更是战略家,是科技人才中的“帅才”,是引领科技前瞻布局、带动重大领域创新的“关键少数”,是中国科技实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核心力量。科技发展到今天,战略科学家在新时期的科技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加快培育更多战略科学家,是从根本上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突破“卡脖子”科技难关,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制高点的关键之举。战略科学家从哪里来?归根到底要从科技创新主战场上锤炼出来,从科技创新主力军里成长起来,从科技创新主方向中涌现出来。科学家的成长可以靠浓厚的科研兴趣、优良的学术训练和不懈的个人努力,而战略科学家的成长则必须依靠国家乃至国际重大科技任务,在大兵团作战实践中历练和锻造领导能力及创新能力。战略科学家本身不是靠选拔出来的,而是在科学实践中不断锤炼并逐渐得到承认的。要改变等待战略科学家自己“冒出来”的想法,主动为其厚植成才“沃土”。对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要积极为其创造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和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实践的机会和平台,支持他们在引领重大原始创新、参与教育和科技战略顶层设计、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帅才作用。要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加速集聚、重点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注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加快培育和壮大整个战略科学家群体,按照现代科研规律去支持激励更多的战略科学家。继续从科技体制、运行机制、评价体系、资源配置政策等多个方面深化改革,切实营造有利于战略科学家快速、自由成长和有效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环境。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本质上就是科技的较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的伟大征程上,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挑战如何严峻,我们都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守初心使命,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作为一名从事科技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深感责任在肩、使命在身,要持续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绵薄之力。作为一名气象科技工作者,更应该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在下一个百年中继续创造新的历史荣光,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

编辑: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