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2023地方政协全会扫描>政在协商

四川省政协委员热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打好“组合拳” 注入新动能

2023年01月13日 03:10 | 作者: 韩冬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成都1月13日电(记者 韩冬)“发展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产业是民族地区防止返贫和乡村振兴最有效的途径。但是,目前仍面临生产分散、品种杂乱、市场号召力弱等问题。”

“四川农村普遍仓储空间不足、农产品保鲜困难以及配送成本高、效率低,这些都是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瓶颈。”

……

1月11日,在列席四川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后,返回驻地宾馆的汽车上,省政协委员杨晓敏与孙忠军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安排聊了起来。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的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等要求。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依然是2023年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几年,杨晓敏委员一直在阿坝州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见证了雪域高原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极大改善,也对民族地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深刻了解。来自内江的孙忠军委员则对川中丘陵地区农村振兴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更为熟悉。

“特色农产品发展散、乱、弱,农村物流存在‘最后一公里’贯通问题,农业技术力量薄弱……”通过交流,两委委员很快就梳理出多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为此,他们建议:

首先,要加强统筹规划,做好协同发展。以建设“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为遵循,坚持“一片区一主业一特色”,制定片区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以项目、园区为载体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格局。以项目、园区为依托,集中人、财、物,打造一批管长远、可持续的示范项目,一批有特色、高价值的精品项目,一批有前景、能孵化的高新项目,形成梯次发展,相互补充的产业发展生态体系。按照宜大则大,宜专则专的原则,制定针对性政策措施,积极争取更多支持,打造更多省级、国家级示范园区。

其次,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打通产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以中心镇建设为契机,规划建设片区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商贸等集聚发展区,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动整合民族地区邮政、供销社和县域各物流快递企业力量,对乡、村物流站点进行改造升级,通过科学整合服务站点和运输线资源,推动其组成县域科学的电商物流网络。对“农村电商+农户”“农村电商+产品深加工+农户”“农村电商+专业合作社+农户”“农村电商+旅游业+农户”等新型农村电商发展模式给予扶持。

如何解决农村人才匮乏的老问题?两位委员认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持续深化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职业化试点”是一个十分及时的举措,必将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他们还建议,注重农村基层队伍建设,把懂农业、善经营、会管理、能致富的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夯实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聘请院校专家、龙头企业中的技术领头人以及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队伍中的农业专家,为每一个产业链遴选一名首席专家,参与产业重点项目技术论证,牵头培育各产业技术队伍,提出产业发展技术建议,参与重点项目技术服务,政府给予必要的工作经费保障。充分调动、利用本地农业科技工作者,设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顾问团,既能协助产业链首席专家工作,又能够常态化下沉到乡、下蹲到点,确保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产业有人做、有人管、有效益。引导农业与企业、农民与农村合作组织或家庭农场等新型经济组织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管理制度,监督机制,一个点一个点地把农民现代农业经营思想意识培强起来,让群众更好地参与产业发展,增收致富。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成省级农商行的组建。如何发挥好金融机构作用,更好撬动农村产业发展?两位委员建议,进一步发挥好企业或农村合作组织在产业培育中的示范引导作用,对有口碑、具规模、能带动的新型经营主体要靠前服务,共同关注发展难点,合理帮助解决困难,激发好内生动力。设立农业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引导推动金融机构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产业项目建设,同时,鼓励保险企业创新开展特色农险,通过金融服务“组合拳”,为全省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编辑:贾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