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聚焦

黄河三角洲: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

2023年02月09日 10:52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本报记者 王硕

冬日万物萧索时,在山东东营却生机盎然。驱车行走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内,不时腾空而起的鸟群,引起车上人的惊叹。

近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调研组走进东营,了解保护区相关建设情况。

九曲黄河一路东行,在东营市垦利区汇入渤海。黄河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沉积,造就了黄河三角洲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国土”,也成就了中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全球9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2条从此地经过。近年来,黄河三角洲为南来北往的鸟类提供了理想的迁徙停歇地、越冬地和繁殖地。据统计,每年来到这里的候鸟达到600万只,这里也被国内外鸟类专家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飞行路线虽途经,但鸟类是否驻足停留,却考验着当地的生态环境。打造一片鸟类栖息的“乐园”其实并不容易——

黄河入海口的候鸟乐园

“你看,右侧高压电线杆上有一个很大的鸟巢,上面那只展翅的鸟儿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它们平均寿命48岁,体高在120厘米左右;而且眼睛周围生有一圈红色皮质斜着生长、且微微上翘,仿佛是在斜视着我们,所以它又被称为‘三高’之鸟,即高寿、高挑、高傲。”沿路前行,工作人员不时向调研组介绍着映入眼帘的鸟类。“左边正在飞过的是灰雁,远处游弋在水中的那几个是赤麻鸭……”

长期生活在这里,让工作人员们提起这些鸟儿都透着一种说起家人般地熟络与亲切。“大家都把鸟儿照顾得很周到。”

正值冬日,近处水面冻结成冰,蔚蓝色的冰面与岸边黄色的芦苇交相辉映,给人一种静谧的温暖。很难想象,东营曾是一个“缺水”的地方。

虽地处河海交界的湿润地带,但这里大部分地区属于盐碱地,早年间,植被稀少,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湿地生态系统呈现“亚健康”状态。

为保护好三角洲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等资源,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建立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成为首要任务。

水,是湿地的灵魂。2002年起,国家组织实施相关调水调沙工作,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恢复创造了良机。

20余年来,通过建设引黄闸口,开展湿地内水系连通工程、塑造微地形等一系列工程、生物措施向湿地引水、蓄水,保护区不断恢复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用淡水冲碱压盐,改变了光板地、盐碱滩的面貌。

比如,为恢复当地先锋植被盐地碱蓬,保护区结合其生物学特性、生态群落及立地土壤等条件,从营造发芽生长条件入手,提出通过水系连通补充种子萌发所需淡水,通过疏通潮沟恢复湿地和海洋交流,通过微生境改造塑造微地形等措施,实现了“一次修复、自然演替、长期稳定”,为鸟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优良的栖息场所。

据统计,截至目前,黄河三角洲已累计投资13.6亿元,实施17个湿地修复项目,修复湿地2.82万亩。历年累计生态补水5.33亿立方米,区域累计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5万亩,修复盐地碱蓬、海草床5.2万亩。

这些措施唤醒了大河之洲的生机活力。根据2015年-2020年卫星解译图像,保护区内有各种植物685种。近几年由海岸到内陆分布的盐地碱蓬、柽柳和芦苇等主要植被群落面积逐年稳步增长,呈正向演替。

而哪里生态好,鸟儿最知道。截至目前,这片区域的鸟类已由1992年的187种、2000年的283种增加到现在的373种,38种鸟类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

从候鸟到留鸟

东营市被誉为“中国东方白鹳之乡”。提起这个称号,东营人颇为骄傲。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过去,黄河三角洲只是东方白鹳重要的迁徙停歇地,并无白鹳繁殖记录。但随着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2005年,东方白鹳被首次发现在自然保护区自然繁育。仅2022年,就繁殖雏鸟152巢470只,累计繁殖2748只,证明这里已经逐渐成为东方白鹳最重要的栖息繁殖地,东方白鹳也由从前的“候鸟”变为了现在的“留鸟”。

在保护区中,随处可见的人工鸟巢见证着这一变化的过程。

东方白鹳喜好在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筑巢,但盐碱化的土壤导致东营的高大树木稀缺,因此,高压输电铁塔就成了它们最初的选择。

但在电线杆上筑巢,粪便会对电线有所腐蚀,不仅会影响周围的生产用电,对鸟类自身也是一种威胁。于是,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按照它们的习性,架设多根水泥杆,顶端用角铁焊上碗状的巢托,建造了“半成品”人工巢,让东方白鹳在上面衔枝做巢。

如今,保护区内已建起了百余个人工巢,其中85%都受到了东方白鹳的“眷顾”。

而且,东方白鹳还喜欢不时“整修”它们的家。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许多鸟巢里还有棉花。离保护区最近的棉花种植地有四五十公里,这说明在‘衣食’无忧之余,东方白鹳会飞到远处寻找更舒适的东西改善它们的‘住宿’条件。”

越来越多的鸟类也加入了“入住”黄河三角洲的行列。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嘴鸥2013年开始在自然保护区大量繁殖,近两年繁殖种群数量近1万只,东营也成为“中国黑嘴鸥之乡”。

2020年以来,保护区还新发现了白鹈鹕、火烈鸟、勺嘴鹬、朱鹮、黑头5种鸟类。

科学研究助力物种繁衍

2月2日上午9时,一个新发现再次让整个保护区欢欣鼓舞。

通过线上监测平台,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在大汶流湿地恢复区一处东方白鹳人工巢中发现一枚新的卵,这是生态监测中心在2023年度东方白鹳繁殖期监测到的第一枚卵,比2022年早了9天。近日,工作人员正通过监视大屏观测着白鹳的孵化过程。

据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主任刘静介绍,近年来,为了提升监测水平,监测中心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合作开展鸟类智能监测攻关,研发了鸟类智能识别监测平台。平台依靠华为等公司相关技术,可24小时定向巡航拍摄鸟类。同时可将监测到的数据实时上传云端存储和后台分析,对鸟类进行识别、标识及记录。

“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遥感、雷达等信息技术手段,监测中心可以可视化地展现黄河三角洲作为栖息地的环境变化及鸟类族群迁徙情况,对于提升保护区的科研工作将大有助益。”刘静说。

科学研究也在助力更多物种的繁衍。

朱鹮,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国际濒危物种,素有“东方宝石”之美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一直未发现野生朱鹮,一度被认为该物种已经灭绝。直到1981年,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了仅有7只野生种群,由此拉开了拯救、保护朱鹮的帷幕。

目前我国先后在陕西宁陕、陕西铜川、河南董寨、浙江德清和陕西宝鸡5个地点开展了朱鹮的野化放飞工作,但是,这些地方大多位于华中、华南一带的传统稻作区,且放飞个体都是留鸟,种群分布范围仍然受限。

2022年12月14日,20只朱鹮从陕西汉中跨越1300公里来到东营,它们连同从北戴河朱鹮繁育基地转运来的10只朱鹮一起在保护区“安家落户”。目的是尝试建立一个适应淡水和海水混合环境的种群,逐步探索朱鹮对滨海湿地的利用能力,使朱鹮摆脱对稻田的绝对依赖,拓展朱鹮的分布空间;同时,巩固朱鹮的保护成果,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朱鹮保护领域的主导地位。

据介绍,在保护区黄河口管理站,朱鹮目前先在饲养笼内适应黄河口寒冷的冬天,为野外生存积累经验。接下来,朱鹮将进入野化笼,为2023年3月份野化放飞做最后的准备。

此外,监测中心也在对黄河水沙关系做相关研究。

黄河来水来沙量直接影响三角洲的演变。刘静解释说,2000年以前,因黄河来水来沙较多,三角洲整体处于造陆状态;2000年之后,因黄河来水来沙较少以及气候等原因,三角洲整体处于蚀退状态,但自2018年以来,因黄河来水较多,年均来沙量在3亿吨左右,现行流路的造陆、蚀退面积达到基本平衡。同时,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当全年来水量不低于220亿立方米、3-5月不低于30亿立方米时,有利于维持河流生态健康、海洋生物繁衍生息。

如今,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工作站在了新的起点。

2021年10月,国家公园管理局批复同意开展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根据规划,黄河口国家公园将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8处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未来将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将黄河口国家公园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高地,保障黄河下游安澜美丽。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2月09日   第 05 版)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