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回眸履职路

从“我能为气象做什么”到“我能以气象为国家做什么”

——访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朱定真

2023年02月22日 07:49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2月22日电(记者 李木元 周佳佳 薛婧 刘佳政)“气象学中根本没有‘雾霾’这种东西,只有雾或者霾。”“‘雾霾’说法不准确,可改为‘灰霾’相对准确些。”2018年全国两会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朱定真关于雾和霾的一番科普发言火爆“出圈”,也是从那之后,国家相关文件中不再有“雾霾”这个提法。

其实这些都是朱定真的“厚积薄发”,用他的话说,每年全国两会是中国人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是交换观点、建言发声的大好机会。在朱定真看来,作为政协委员,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利用自身优势,为国家发展作贡献。“原来关注更多的是我能为气象做什么,现在不知不觉开始跳出小圈子,想的是我能以气象为国家做什么,这是我的责任。”

1

五年间,见证我国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转变

履职五年来,朱定真像一块海绵,从气象专业领域出发,关心留意身边小事和重要社会事件,逐步成长为心系民生的责任委员。一件件提案最终能够变为一项项举措落地,与他的敏锐观察、深入思考密不可分。5年里,我国气象事业的点滴变化,也尽在他的观察和掌握之中。

“现在我国的气象预报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名副其实的气象大国。气象事业最开始服务于军事、农业,再拓展到生产生活,如今已经细化到满足社会上的各种精细需求,甚至于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提起我国气象领域的“上新”,朱定真不忘提醒大家观察生活中的具体变化。

“过去天气预报一天只发3次,现在包括基于月度季度的天气预报,基本上都是滚动跟踪预报,这在5年前还无法实现。在内容上,目前的天气预报也不仅仅是防灾减灾和预测风云雨雪,而是结合健康、体育、医疗等方方面面做出精细化预报。”朱定真补充说。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尤其是这两年,气候变化引起灾害天气多发、频发、重发,越来越频繁地牵动着人们的神经。

正因为如此,防灾减灾是朱定真建言献策的重点对象。他介绍说,为把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大众,我国建成了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预警信息可在10分钟内覆盖86%的公众。“这得益于我国各类技术,特别是通信技术的提高,当然也得益于我国在整个防灾减灾政策体系方面的进展,让预报预警能够快速传达,以此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不少人问朱定真:五年履职,感触最深的是什么?他总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见证了伴随国家的发展,我国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逐步转变,这是我最欣慰的事!”

5年18件提案,为政府决策贡献智慧

5年,他提交了18件提案,平均每年3-4件。“高质高产”源于什么?朱定真的回答简洁明了——得花大量时间搜集素材、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2018年11月22日,朱定真参与了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2018年“三农”工作协商座谈会。会上,产业布局、种子培育等问题在讨论中被频频提及,但朱定真听着听着心里却隐约有些不安,因为大家似乎都不约而同地忽略了气候正在变化这一因素。

回去一查资料朱定真才发现,事情远比他想象得严重,上一次国家开展农业气候区划工作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距今近40年了。“40年里,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国家在做农业产业布局时忽略了这个重要因素,将来是要吃大亏的。” 朱定真回忆说。

出于一名气象人的责任感,朱定真和陈晓红、朱水芳两位委员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聚力精准施策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气候区划》的提案。

今年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他从2019年起持续呼吁的“开展第三次农业气候区划”被吸纳其中。文件明确提出,要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研究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

有回响、被采纳的提案不止这一件。2021年,朱定真提交的《关于免除面向各级应急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资费的提案》被相关部门采纳,使预警短信资费在原有基础上直接下降1/3,助推应急信息传达覆盖面扩大;同时,他和常信民、池慧、武钢三位委员的《关于补齐科学普及短板、开创我国创新发展两翼齐飞新格局》提案也引起了社会热烈反响,在随后的中国科协2021-2035相关规划里有了体现;对于他和严之尧、苏权科、李小军、叶友达、胡剑江、李景虹六位委员2022年提交的《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应急联动机制以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提案》,在当年5月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中也写入了“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联动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立极端天气防灾避险制度”;被评为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优秀提案的《关于建设国家风能太阳能资源专业观测网的提案》,中国气象局也已在相关部委的支持下谋划部署……

这么多提案被采纳,朱定真自然是成就满满。说到经验,他强调了两个字:真、实。在他看来,提案反映的问题要有事实,分析要实在,建议要精准,要易于落实,避免不了解情况就“仗义执言”,更不要博眼球,求数量而不顾质量,要用全局的眼界,扎实的专业知识、精准的建言为政府决策贡献智慧。

2

政协委员履职要在“四多”上下功夫

气象专家、科普学者、全国政协委员……朱定真在多个身份之间不停切换。多年来,他已经习惯这种角色变化。他坦言,自己喜欢通过跨行业交流来汲取新知识、激发新灵感,再把气象专业知识融进去,碰撞出新的火花。

朱定真深知,要想提高履职能力,就要充分了解各个行业的需求。为此,朱定真每次参与调研,都会主动向一线工作者了解他们关注的信息,“这些信息未必是气象方面的,也可能和农业、经济等领域相关。如果我一点儿都不懂,跟他们难以形成共鸣,就得想办法学习。”

“参加政协会议或活动既是履职的过程,更是学习的过程。”朱定真在这5年履职中,最常规的操作就是抓住涉及不同领域委员参加、信息量大的会议机会,了解到更多更全的情况。正如他所言:“通过组织的培训学习和不同领域委员多交流,眼界、格局都能得到极大提升。”

简单梳理自己的履职经验,朱定真用了一句话:当好政协委员,应该在“四多”上下功夫,即多交流、多学习、多调查、多思考。

一届政协人,一生政协情。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朱定真表示,他还想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深入调查、深入研究、建言献策。“未来的路还很长,五年的履职经历无疑让我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强!”


3


编辑: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