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回眸履职路

【回眸履职路】

当好老百姓的知心人、贴心人、代言人

——访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梁映华

2023年02月24日 07:39 | 作者:本报融媒体记者 汪俞佳 李晨阳 张佳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只要是跟教育有关的事儿,她总是很上心。”这是很多人对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政协副主席梁映华的评价。履职五年间,她提交了10余件提案,与教育相关的占了一半以上。

1987年,梁映华刚从文山州民族师范学校毕业,便义无反顾回到家乡砚山县的八嘎中学任教,一干就是16年。一线的教学工作让梁映华看到了家乡教育事业和发达地区的差距,也让她开始关注“上学难”的孩子们。

2003年,梁映华调到县城职中工作,后工作变动,她先后任教育局副局长、局长、乡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县长。“基层工作的经历让我跟老百姓的心贴得更近、更紧,也让我更清楚老百姓需要什么。”梁映华说,心系大局,从解决百姓难题出发,是她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的初衷。

微信图片_20230224161055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她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高中教育发展的提案》,得到教育部的迅速答复,转由云南省教育厅办理。“省教育厅高度重视,还到砚山县开展了专题调研。”梁映华告诉记者,针对学位不足这一问题,云南省出台了相关政策,启动了新建学校计划,2020年全省新建43所高中并全部投入使用,其中砚山县新建高中2所。“县里因此增加了5000多个高中学位,真的是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梁映华坦言,她第一次感受到政协委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真正含义。


“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教师的从业经历让我始终对教育格外关注。”在砚山县岔路口小学,因为维摩乡易地搬迁户和炭房社区流动人口逐年增长,学校学生人数大幅增加,校舍设施不能满足学生需要,这事儿让梁映华很揪心。后来,她积极争取协调上海市静安区邨伯慈善机构对口支援岔路口小学,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争取到430万元的援助资金——新教学楼、新图书楼拔地而起,教师业务提升培训多了,对学生的帮扶奖励也多了。“当一名政协委员,除了提建议,能做的事儿还有很多。”

梁映华关心的远不止这些。在一次建言壮大边疆民族地区师资队伍的过程中,提案承办单位负责人也到了协商现场,梁映华便抓住机会,和教育部有关同志积极沟通,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她的建议不仅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还得到了有效落实——2018年至2022年间,砚山县教师增加了1800余人。

说起这些变化,作为见证者、推动者的梁映华十分感慨和欣慰,在她看来,这是对政协委员履职最大的鼓舞。正如她自己所说,“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委员,当好老百姓的知心人、贴心人、代言人就是我履职最大的目标。”

谈及五年来的履职体会,梁映华用“开拓视野、拉高标杆”八个字形容。她觉得,能和来自不同民族、地域、行业的政协委员们相聚在一起协商议政、共话心声,一同学习培训、视察调研,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实现了一个新的跨越。“身边优秀的政协委员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履职尽责也激励着我要敢作敢为、善作善成。”

“未来,我将继续为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鼓与呼。”梁映华说,“我将用履职学到的知识、经验指导自己当前从事的基层政协工作,以勇争一流、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为乡村振兴多谋新策、多出实招,以实际行动宣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协商民主在基层绽放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本报融媒体记者 汪俞佳 李晨阳 张佳琪)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2月24日   第 01 版)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