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履职路】

以“小切口”推动“大事业”

——访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海霞

2023年02月28日 07:50 | 作者:本报融媒体记者 周佳佳 宋宝刚 李京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我叫海霞,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的一名新闻主播,同时也是普通话推广公益项目‘石榴籽计划’的发起人……”这段开场白,已成为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主播海霞作自我介绍时的固定范式。

15年的履职生涯,对海霞而言,更像是一个充实自我的成长过程,记录着她情系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进步的履职足迹。

“为民做事是我履职的初心”

经常有人问:“海霞委员,怎么会想到在边疆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

海霞的回答很干脆:“首先要感谢老委员们的言传身教,他们的家国情怀一直感染着我。”

跟随老委员们的脚步到祖国最偏僻、最边远的地方实地考察调研,海霞才真正体悟到了“家国情怀”这四个字的分量。

“有时候为了一次调研,经常要长时间跋涉在山区,风霜雨雪等恶劣天气都经历过。一边看,一边听,一路走,一路问,不管是什么样的艰苦环境,委员们从不叫苦叫累。”海霞说,“委员们最高兴的是国家大政方针中吸收和采纳了他们的提案、建议,因为又为老百姓做了点事。受老委员们的启发,我心头一直萦绕着‘为老百姓做点事’的念头。”

海霞多次跟随全国政协民宗委在边疆民族地区调研。“调研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民族群众听不懂、不会说普通话,在老乡家里调研,双方要借助肢体动作和当地干部的翻译,才能勉强沟通交流,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和外界的交往,也影响了脱贫致富发展。”

“在我们这样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祖国大家庭里,必须有一种通用语言来满足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需求。”海霞表示,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可以沟通各地各族群众的共同语言,便于民众交往、利于文化传承,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国家认同感的必要之举,也是各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

经过多次调研、查阅资料,海霞发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面临着普及程度不充分、普及面不均衡的现象。“2020年,我国全国范围普通话普及率为80.72%,比20年前提升近30%,但依然还有近20%、约2亿8000万人不会说普通话,他们主要集中在边疆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

“为民做事是我履职的初心。我自己就是少数民族,对各民族兄弟姐妹有很深的感情,我希望发挥好我的专业所长,切实帮助各兄弟姐妹,助力民族团结。”海霞说道。

多年来,海霞持续通过提案呼吁在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推广普通话,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关注。

2019年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前的首场“委员通道”上,海霞介绍了自己通过推广普通话来助力脱贫的“履职作业”,这份作业在媒体报道中,被评价为“诚诚恳恳、实实在在”。

“让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思想理念在心中扎下根”

海霞在参与调研时,既了解到一些语言障碍带来的不方便和低效率,也实地看到很多“学好普通话、就业更容易、收入能增加”的真实案例。

“语言已经成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增强各民族凝聚力,助力乡村振兴和个人成长发展的有力载体。普通话是一个端口,能够让大家更好地融入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世界,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真正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海霞表示。

2016年,海霞发起公益行动“石榴籽计划”,计划以培养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精神为核心,通过语言培训、图书捐赠、教师培训、文化交流等方式推广普通话。

“我们给各民族孩子录制5000多分钟标准、规范、优美的音频内容,给孩子们送去陪在身边的语言老师和好朋友,用爱陪伴他们成长;我们对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园长进行普通话基础上的全领域培训,形成有针对性、可复制、有实效的培训体系,并带动普通话快速达标;我们组织爱心企业为民族地区学校孩子们捐建智慧(电)教室、捐赠图书;和孩子们一起开展国旗下的讲话、诗歌诵读会,用‘少年强则国强’的诵读激励他们成长……”海霞一一讲述着“石榴籽计划”的成绩单。

用海霞的话说,“希望用学习普通话帮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我们结合乡村振兴,对民族地区青壮年进行推普+电商赋能培训,边疆一支支不走的电商人才队伍正在把中国大市场的内需张力一点点扩大……”谈及“石榴籽计划”计划取得的成果,海霞透露,近7年时间,“石榴籽计划”辐射全国12个省区市,有12.3万多名学生直接受益,形成了高触达、可复制、有实效的经验。

“下一步,‘石榴籽计划’将会继续以推广普及普通话为抓手,努力培养更多会表达、有文化、懂网络、善经营、留得下的各民族高素质乡村人才。”海霞进一步表示,要充分利用好普通话这个载体,让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思想理念在各民族特别是孩子心中扎下根。

“把未完成的‘作业’踏踏实实写下去”

“书同文、语同音,才能心相通、情相融。推普只是小切口,但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大事业。”海霞以亲身经历证明,语言文字是沟通心灵的桥梁,而政协委员用行动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让“石榴籽”越抱越紧。

从多件提案持续呼吁到发起“石榴籽计划”,海霞始终致力于破除语言樊篱,促进民族团结,这源自她对各族兄弟姐妹的深厚情感,更源自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使命担当。

“政协是一个精英荟萃、人才济济的地方。无论是大会发言还是小组讨论,都能听到很多真知灼见。”海霞“隔空致谢”政协委员们和社会各界。

“推普的过程,也是我了解民情国情的过程,更让我感到各民族迫切需要国家通用语言。这件事儿需要持续推动,久久为功。”海霞表示,以“小切口”推动“大事业”,要把自己未完成的“履职作业”踏踏实实写下去,“在公益推普路上,我决心从‘海霞姐姐’做到‘海霞阿姨’,再做到‘海霞奶奶’,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支持我们的‘石榴籽计划’。”(本报融媒体记者 周佳佳 宋宝刚 李京) 

微信图片_20230302195352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2月28日   第 01 版)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