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建言立论 统战新语 双向发力 民主监督 提案工作 实践探索 委员自身建设

首页>理论>建言立论

战略科学家之战略性与科学性

2023年03月01日 16:3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

3、 14、72、11。也许一个人看到的是杂乱的几个数,而在另一个人眼里发现的是四个数间最大公约数或最小公倍数。透过现象看到逻辑,追着问题找问题,距离答案就不远了。

“战略”一词,最早是由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战略理论奠基人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指出:战略是“利用战斗来达到战争目的”。《孙子兵法》里的“三十六计”均是为取胜之独到战术;战略,用兵法不战而胜之终极大道。“战略”起始与战争相关与战术相对的概念。

假如卢浮宫如果失火了,您会选哪一幅画带出去呢?最佳战术思维是选择离逃生通道门口最近的一幅画。而最佳战略思维是确保活着逃离出去,确定逃离了危险的前提下,不需要过多思考,顺便带出一幅什么画都行。如果没有选择的机会,就坚决放弃多余的任何一项选择。

我以为的战略与战术的关系是:一个关心预判的终极目标;一个关心实现目标的最优路径。战术思维路径,调准方向、思想发散、逐级分解、确定方法。这类人才需要擅长做加减乘除法,扎实的归纳逻辑思维决策能力及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战略思维路径,提出假设、反复提炼、删繁聚焦、确定目标。这类人才具备跨学科大科学交叉协同思考能力,有做减法演绎逻辑的超长思维,善于捕捉趋势提出重大命题能力。

独门武功胜过多才多艺。敢于选择减法,能发现并提出前瞻性重大问题,善于用乘除法,高效率系统性解决问题,这也许是战略家应有的独特特质。战略家善于把复杂问题变得极致简单,关键时刻不是说“是”,而是敢说坚决“不”。也许争一时之得失,用战术即可 ;但是争一世之雌雄,必须具备战略。战略,是从长远全局谋划实现的前瞻关键整体胜利的完整规划,为全局整体的伟大胜利,往往有时候要牺牲部分或眼前的利益。

“战略科学家”一词近期才被见诸报端。战略科学家,首先是科学家。这类人才具有深厚科学哲学融合素养,具备人文情怀的人格魅力,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境界格局开阔,前瞻性敏感性判断力、跨学科提问和解答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科学家与伟大科学家有别在于哲学素养、科学精神及人文的情怀,往往伟大的科学家战略家也多数是哲学家。 因此,战略科学家把得住方向、做得了科研、带得了队伍,是有别于科学家里敢闯科学技术重大项目无人区的全能领袖的“帅才”。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老板是谁呢?这位传奇科学大家名叫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弗莱克斯纳并没有超凡的智力,也没有博士学位,甚至对具体科学基础理论细节也许一窍不知。但是他创立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简称IAS),凭借战略性眼光、人格魅力、出色领导力,培养了33位诺贝尔奖得主,38位美国最佳数学奖得主,以及不尽其数的全球顶级科学家。这就是迁徙“头雁”,集结好队伍,整编好队形,确定好目标,下命令起飞。

冯兆东先生也曾提出过一个“科学战略家”概念,我觉得他的独到看法提的好。他强调了战略科学家既是科学家,也是战略家,更是战略家。战略科学家的重要性更多地在于“战略性”而非“科学性”。战略科学家是科学性与战略性的集成统一,战略素养比科学素养显得更稀缺更珍贵。

马斯克提出火箭回收理想成真。不得不让我们思考,除了科学家可以成为战略科学家,那企业家是不是也可以成为战略科学家或战略科学家。伟大种子必须植根于优良的土壤,培育好种群,构建好群落,形成生态系统。著名的战略理论家科林斯在《大战略:原则与实践》一书中写道:“如果说在某个领域里,通才比专才更为可取,那个领域就是战略”。

(作者陈贵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家论坛主席、中国未来研究会企业家分会会长)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