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3年03月11日 11:11 | 作者:王一鸣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阐明了在外部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和我国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背景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战略方向和基本路径。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争夺科技制高点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紧迫性前所未有。从一定意义上说,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

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什么是强?对大国而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是强。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我国要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要依靠科技创新。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经过改革开放后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创新从跟跑为主转向跟跑和并跑、领跑并存,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持续提升。2022年,全社会研发支出突破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55%,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我国已跃升至第11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与此同时,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创新仍存在短板和弱项,主要是基础研究较为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强,重大原创成果偏少,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仍然不足。

面对外部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和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必须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改革开放后一个时期,我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缩小了我国产业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但在这种模式下,技术源头在海外,创新以终端产品的集成创新为主,关键核心技术难以实现自主可控。面向未来,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在更多领域实现对国际先进水平的超越。

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在部分终端产品领域已形成国际竞争力,比如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百万千瓦水轮机、高铁、工程机械、通信设备等,但与此同时,承载关键核心技术的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工业软件等中间品仍是短板。这些产品技术含量高、专业化分工细,采购方是千千万万市场主体,其市场竞争力不仅在于创新性,还要有商业可行性。这就要求强化创新过程的市场需求导向,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促进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加强顶尖科技人才培养,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无论是科技自立自强,还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都需要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原始创新要从源头做起,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的突破带动引领性、战略性技术的重大突破,在更多领域跻身国际领先行列。基础研究的突破,关键在人才。要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创新高地。吸引和留住一流人才,必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科技成果产权激励制度改革,让科技成果产出与科技人员收益挂钩,释放科技人员创新潜力。

(作者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