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资讯

小茶叶大产业 打造武宁乡村振兴绿色新名片

2023年03月29日 09:5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3月28日,首届武宁茶文化旅游节在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鲁溪镇英山茶博园拉开帷幕,来自县内外的客商游客近400人参与到茶文化体验活动中。茶文化旅游节立足武宁绿色生态,着力打造高山茶产业,深化茶旅融合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武宁种茶制茶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就有“绿丛遍乡野,户户有茶香”的记载,早在19世纪中叶,武宁与修水、铜鼓同为“万里茶道”宁红茶主产区。清光绪十八年,宁红就已有“茶盖中华,价甲天下”之美誉,深受外商喜爱,时有外国茶商不远万里来到武宁收购宁红。后因抗战等原因,武宁茶产业逐渐走入低谷。

佳山胜水难两全,武宁却得到了上天的眷顾。说到武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武宁县鲁溪镇镇长徐国富满脸洋溢着自豪感。武宁北部为绵延起伏的幕阜山脉,南部为崇山峻岭的九岭山脉,中间七百里修河穿境而过,“两山夹一水”的天然屏障,不仅使武宁自古拥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也孕育了这里绝佳的茶叶生态。

为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章,重振宁红历史名茶之美誉,近年来,武宁县大力发展茶产业,把恢复和发展武宁宁红茶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茶产业重新成为武宁县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届县委提出“生态强县作示范、绿色崛起勇争先”的要求,着力推进茶叶公用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建设,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做大武宁绿色产业、做强武宁农业品牌,让茶䦹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感谢党的政策好,感谢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我采茶一天能挣100来块钱,年轻手脚灵巧的一天能挣200多,我们村每天有好几十人在茶场帮忙,我现在靠在茶场打零工一年能多挣六七千,他们年轻的一年能多挣好几万。”说到政府兴办茶场给留守村民带来的增收机会,鲁溪镇双新村70多岁的柯阿姨流露出淳朴幸福的笑容,连夸党的政策好。

武宁白茶产业的发展源于2016年的一次找上门的“茶缘”,据徐国富介绍,当时来自浙江的费总看中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在临县试种白茶成功后,计划大面积投资种植时遇到土地流转问题,就找到紧邻的武宁县鲁溪镇政府,鲁溪镇政府敏锐捕捉到这是重振武宁茶产业的一次机遇,在汇报后第一时间成立专班,仅用3天的时间就帮助费总流转了3500亩山地,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武宁县的营商环境和政府办事效率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费总很快又牵线搭桥帮忙引进了3家企业投资武宁茶产业。

江西清元茶业集团是费总引进的3家企业之一,目前也是江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谈到企业发展的时候,俞明位董事长介绍,自2016年投资武宁以来,公司先后投入了自有资金6000多万,种植面积近6000亩,解决了部分留守村民就近就业增收问题。下一步将认真落实农业强国建设精神,计划加大投入扩大种植面积实现万亩规模,在此基础上,通过科技赋能提升亩产出、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品牌,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带动附近村民和村集体共同种植共同富裕。在谈到发展面临的问题时,俞明位说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目前公司主要靠自有资金在滚动投入,限制了公司的发展。希望接下来能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帮助解决资金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公司品牌和技术优势,带动周边村民和村集体共同发展增收。

围绕武宁县以生态化理念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的规划,县政协紧扣中心工作开展调研协商,组织委员为做大做强茶产业积极建言献策,并针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组织专题调研协商,为武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县政协副主席夏润成介绍,在全县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4万亩,年产量达1200吨,实现产值近5亿元,其中,野生茶资源丰富,面积超过2.55万亩,2020年5月被授予“江西省野生茶之乡”,获得全国第一张野生茶有机认证证书,2021年11月,“武宁宁红”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成功,野生(生态)红、绿茶再次远销国内外。

茶产业作为武宁县主导产业之一,形成的“一红一绿”品牌极大推动了县域旅游深度发展。武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武文斌介绍,近年来,政府着力推动新宁茶场、英山茶场等生态茶园建设,建成了特色茶庄园、观光茶工厂等特色茶旅项目,融入了丰富的茶文化要素资源,实现教、学、研、品、制、艺、养,七位一体的茶旅融合发展模式,围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做文章,讲好“茶故事”。为推动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武宁注重茶叶产业与全域旅游的有机融合,坚持为农业发展、为农民增收、为农村振兴、为茶人服务,致力推动全县野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茶香武宁”将成为山水武宁乡村振兴又一张靓丽绿色名片。(高君明 郑熊星)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