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资讯 多彩旅程 美丽中国 茶旅人生

首页>休闲>茶旅人生

千年一叶甘露蒙山几多温柔

——三茶统筹·名山模式现场会侧记

2023年03月31日 10:31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本报记者 李寅峰 徐金玉 通讯员 彭震 张红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31日   第 11 版)

▲三茶统筹·名山模式现场会

▲郁郁葱葱的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

两年前的2021年3月22日,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在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时曾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两年过去了,在全国各地茶产区探索、推进“三茶统筹”的今天,雅安市名山区以弘扬茶文化、精耕茶产业、深化茶科技发展摸索出独特的发展路径。

近日来,连续的春雨落在雅安,让这座著名的雨城沐浴在更加青翠的春意中。27日下午,在雅安市名山区的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中,神奇地迎来一片晴空,采茶的农户罗列在整齐的茶树墙之间,双手飞快地舞动于枝头,争分夺秒地采下嫩绿的芽叶;乡间路旁,一辆辆收茶的农用车已经驶来……

也是这一天,三茶统筹·名山模式现场会(以下简称“现场会”)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人汇聚一堂,结合名山现有的茶产业发展成果,再一次就如何做好“三茶统筹”的大文章深入调研、探讨。

“这是整个中国茶界的盛事。”远道而来的茶专家如是说。

“希望名山茶的发展路径能够更加完善,带给名山茶农更多实惠,带给中国茶界更多思考。”当地的茶工作者如是说。

从一杯蒙顶甘露说起

说起名山,不得不提起一座山——蒙顶山;而说起蒙顶山,不得不提及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蒙顶甘露。西汉时期,吴理真在这里种茶,留下人类历史上人工种茶的最早记录。于是,一句余香袅袅的“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成为蒙顶甘露的最佳代言;于是,世界茶文化源头当之无愧为雅安名山。

“大家都来尝尝,这是刚刚产出的新茶,多香啊!”现场会开始之前,茶艺师们已经开始冲泡新出炉的蒙顶甘露。盖碗中,一枚枚卷曲的毛绒条索,散发着墨绿色的哑光;热水冲下,甘爽香醇的茶韵蒸腾而上令人神往。难以想象,这款最早使用揉捻工艺的绿茶,穿越漫长的历史,至今仍然位居中国十大名茶之列,供养着这片山水中的父老乡亲。

“截止到2022年底,名山区茶园面积39.2万亩,农民人均茶园达2亩,人均茶园面积居全国第一;茶叶鲜叶年产约20.8万吨,鲜叶产值25.36亿元;茶叶(干茶)生产量5.98万吨;茶叶加工产值45亿元,茶产业综合产值超80亿元,在全国264个茶叶主产县中,发展综合实力居全国第四、四川第一;2022年‘蒙顶山茶’品牌价值达43.99亿元,稳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持续保持四川茶叶第一品牌。”骄傲地罗列出这组数据,雅安市名山区政协主席、区茶产业推进小组组长倪林带着自豪的笑意。

作为土生土长的名山人,倪林的工作多年与茶息息相关,说起茶,也有不同寻常的感情。“茶叶,是名山百姓赖以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全区13个乡镇98个村庄村村产茶,95%的农户以茶业为主,茶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说我们每一个名山人都视茶为血脉,也一点不为过。”

名山为茶铺新路

也正是带着对茶深入血脉的热爱,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做好”的重要指示精神的过程中,名山人率先深入开展茶文化挖掘,大力实施茶科技攻关,强力推进茶产业转型,探索走出了一条文化赋魂、产业赋能、科技赋力的“三产融合”发展新路,铺就了一条以茶为媒的乡村振兴之路。

倪林介绍,对于世界茶文化起源地的名山来说,茶文化是与生俱来的资源。近年来,在名山茶产业发展过程中,茶祖文化、贡茶文化、禅茶文化、茶马文化、茶艺文化逐渐形成了当地茶文化核心内涵,支撑着蒙顶山茶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活力。

“比如,我们实施茶马古道文化保护工程,入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成全国第一个茶史博物馆——蒙顶山茶史博物馆,改造提升天梯古道、茶马司等一批国保文化遗产;推动蒙顶山茶文化系统被评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推动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倪林表示,勤奋的名山茶人们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们的目标,是按照世界级茶文化传播中心定位名山。此间多年,“中国蒙顶山·世界茶之源”“中日韩茶企展”等大型研讨会、论坛,系列茶文化主题演艺、茶文化研学产品,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茶城名山·精彩四季”系列活动层出不穷,带动名山“茶+”产业的迅猛发展。

“近5年来名山游客年均增长24%,疫情之下,这样的业绩应该是可圈可点的。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荣获‘中国茶事样板十佳’称号。”倪林说。

与此同时,依托一个“国家茶叶公园”,蒙顶山茶产业发展动力持续提升,茶企茶农增产增效活力更加蓬勃。

相关数据显示,在名山,人均茶园面积、良种化率、机械化率居全国第一;有西南地区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以及全国唯一的茶叶类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注重引导龙头企业推进加工生产线机械化、智能化升级改造,茶清洁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创新业态融合,坚持茶旅融合发展,建成150公里“中国至美茶园绿道”串联蒙顶山、百丈湖、牛碾坪等景区景点,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等,“中国至美茶园体验线路”入围联合国首届“国际茶日”全国生态观光茶旅线路……

倪林介绍,名山已经深度促进茶产业与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美食文化、红色文化等跨界“联姻”,2022年实现茶游综合收入65.79亿元。

此外,虽然是古老的茶叶产区,但创新科技方面,名山丝毫不含糊。依托一个“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场”,名山区坚持“科技兴茶”之路,推动“茶树品种良种化、茶叶基地数字化、茶叶加工标准化、茶叶产品多元化、茶叶品质优质化”五化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这些,都稳固地保障了蒙顶山茶产业的发展后劲。

现场会召开之前,在牛碾坪的万亩茶园一侧,记者看到中国第一位茶院士陈宗懋的工作站的指示牌醒目地伫立在一侧,实验茶园里,各种标识清晰、整齐。“我们的茶园有院士工作站”,这成为名山茶农最为骄傲的宣传资本,更是他们以茶谋生的最坚强后盾。

“三茶统筹”的终极目标

一个现场会,万千茶人心。

在倪林深入介绍了名山的“三茶统筹”发展经验后,现场会上,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到底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惠及全国数千万茶农,这是一个重大的议题,大家希望为中国茶探索出一条更好的发展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在《“三茶统筹”推进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中,从中国茶产业现状、中国茶产业发展趋势、茶科技赋能茶产业、茶文化赋魂茶产业、“三茶统筹”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他表示,要将茶品牌的影响力转化为市场影响力,转化为走进老百姓生活的渗透力,将产品真正从原产地出发,更多地送到消费者的生活之中。此外,他也勉励中国茶界,尽管茶产业以国内循环为主,茶叶出口仍有可为。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姚静波从文化引领优化升级、科技赋能持续发展、产业聚焦做大做强三方面进行解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江用文从科技促进我国茶业高质量发展、名山区茶业科技创新的实践、科技引领名山茶业强区的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业品牌建设专委会主任胡晓云以“蒙顶山茶”与“雅安藏茶”区域公用品牌的评估数据为切入点,对名山茶产业的品牌价值成长历程以及如何进行品牌塑造给出了建议。

交流分享中,大家的观点或有不同,但一个共识却是非常明确:现场会只是一个新起点,他们会从名山出发,携手全国各产茶县区市,深入贯彻落实“三茶统筹”理念,再创中国茶业新辉煌。


编辑:陈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