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艺文

与她结缘

——我与人民政协报华夏文艺副刊的故事

2023年04月04日 10:01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精彩阅读:

她是可亲可爱的朋友,也是相伴相携的知己。她伴我成长,助我履职,更是我与朋友们沟通的桥梁。

欣闻人民政协报创刊40周年,回想刚刚过去的五年,我与她的结缘,让我的履职经历更为丰富多彩。

2018年,我开始担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我每天都能收到人民政协报。除了开会、学习、视察、考察,人民政协报是我与政协联系的最重要的纽带。每天下班,我就到宿舍传达室取报纸,已经成为规定动作。阅读报纸,是我每天的必修课。我还经常直接上网看数字版的报纸,这样更及时、便捷,也能解决字号太小看不清楚的问题。通过读报,我学习政治理论,了解国内外最新消息,关注政协工作动态,借鉴其他委员的履职经验,还学习到不少文史知识。

记得有一次,到全国政协机关开会,我结识了人民政协报文化周刊的记者。她想会后对我进行专访。我当时觉得很奇怪,心想,我又不是大名人,为什么采访我呢?她说,人民政协报是为所有委员服务的,不分地位高低,不分名气大小。我一下子感觉和报纸的距离缩短了很多。不久,她就如约而至,与我沟通,了解我的情况,并写出采访报道“新时代的文献采编研究”,让更多读者了解我们这个不太热门但又很有意义的行业。

我与人民政协报的关系进一步深化是在2021年和2022年。我开始担任全国“两会”期间的“特邀委员记者”,将自己所见所闻及时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2021年,我拍摄的“镜头里的‘女神’们会后讨论不停歇”和“镜头中的赞意”被发表在人民政协网。2022年,我的报道“慰问坚持境外工作的委员”也发表在人民政协网。这让我想起2019年国庆盛典时,报社记者跟我说:“您在现场,是我们大家的‘眼睛’,您可以用手机多拍一些照片,一是留存纪念,二是发回报社,与更多读者分享。”于是我便更加细心捕捉盛典的各种瞬间。有了这样的经历,不仅让我更全面地关注盛典的各个侧面,留下很多美好的记忆,还让我感觉自己就是报社的一分子,多一个从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经历的事情的机会,更体会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辛劳和不易。

我平时的工作涉及买书和编书,我自己也喜欢读书,偶尔写书评。人民政协报给了我一个平台,让我有机会发表读书心得。2020年9月5日,文化周刊发表了访谈“书人乐缘——顾犇委员谈读书与音乐”,介绍了我读书的故事。2021年8月,华夏文艺副刊还发表了我在政协读书活动中的体会文章“为国已报曾伏虎,再洒泪雨慰忠魂”。甚至还有,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任启亮也发文“一位委员的‘全民阅读’情”,介绍了我对阅读的看法。2022年12月10日,报纸刊发了我的书评“一次阅读,一次震撼”,介绍了中国侨联常委吕涛博士的新书《阡陌青田: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的迁移路径与发展图景研究》,他不久后成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也是我们的缘分使然。

和人民政协报的故事还有很多,她是可亲可爱的朋友,也是相伴相携的知己。她伴我成长,助我履职,更是我与朋友们沟通的桥梁。我每天都关注她的动态,她不断改进,从过去网络版的图形显示,到现在PDF格式下载,还有各种自媒体平台的推送,都给读者们带来便利。期待人民政协报与时俱进,在不惑之年更上一层楼!

(作者系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原主任 顾犇


编辑:陈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