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食话食说

清明饮食宜忌

2023年04月13日 14:37  |  作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唐旭东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12日   第 06 版)

“万物鲜华雨乍晴,春寒寂历近清明。”在万物复苏、天气转晴的仲春与暮春之交,中国农历癸卯年的第五个节气——清明,到了。

清明,又称祭祖节、踏青节、行清节、寒食节等,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中国传统节日,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在自然界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景象的时节,祖先遵循自然规律,形成了扫墓、踏青、放风筝、吃青团等习俗。节日习俗的多样化也兼具着自然与人文双重内涵,其中不乏调畅身心的健康理念,今天我就来谈谈如何跟随中医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在清明时节吃出健康。

其一,应忌寒食。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所以之后就在民间出现了“吃冷食”的习俗。而中医认为,“春三月,此谓发陈”,是阳气生发的时节,春季应该养护机体的阳气,而寒气为阴邪,这个时候吃性质寒凉的东西容易损耗人体的阳气,阳气虚则百病生,所以在清明时节,切记莫贪凉、忌寒食,这与俗语“春捂秋冻”都反映出了相同的养生理念。

青团是江南地区在清明节必吃的一道传统特色小吃,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录了青团的制作过程:“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其中的青草最为常见的就是艾草,所以青团又称作艾团。艾草,性温,《本草正》中记载其可辟除风寒湿,清明时节适量吃青团可以借助艾草升阳气、散寒湿的功能预防感冒等疾病,所以民间有着“清明吃艾,勿怕雨浇”的说法。

其二,巧疏肝气。

春季五行属于木,肝主木、性喜调达,所以春季与肝有着密切的联系,春季养生重在“养肝”。中医认为,肝主调畅情志,肝的异常会影响人的心情;反之,情绪的好与坏也会影响到肝的生理功能。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传统习俗的中心,是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传统精神的体现,但与此同时人们在祭拜亲人时难免会睹物思人、情绪抑郁,抑郁的情绪便会影响肝气疏泄情志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影响人体的健康。

下面介绍一款疏解肝气的月季玫瑰花茶。材料:月季花、玫瑰花各5克,红糖适量;做法:月季花、玫瑰花一起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小火煎煮20分钟,滤渣取汁后放入红糖,搅匀即可饮用;用法:每日1剂,分2至3次饮服;功效:疏肝解郁、活血调经;适宜于心情郁闷不畅者,脾胃虚寒、便溏者不宜。

青色入肝,李时珍在清明时节养生中最推崇的就是品茶,尤其是“明前金,明后银”之称的“明前茶”。清明茶有养肝明目、清脑醒神等功效,但“好茶也别贪杯”,新上市的春茶不宜急饮、多饮,以免“醉茶”。

其三,宜祛脾湿。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前后多雨水,外湿比较盛。中医认为,思伤脾,在这个特殊的节日,若思虑之情过重,会影响脾脏运化水湿的功能,最终导致内外夹击、湿邪内盛,产生一系列的病症。所以除了自我情绪调节之外,可以适当多食用一些补脾祛湿类的食物,譬如山药、薏苡仁、扁豆等。

下面介绍一款健脾祛湿的药膳——淮山芡实扁豆排骨汤。材料:淮山药15克、芡实15克、炙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薏米15克、扁豆15克,猪排骨200克;做法: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淮山药、芡实、炙黄芪、白术、排骨洗净,然后将全部材料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功效:健脾祛湿;适宜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

其四,慎食发物。

清明时节是阳气渐升、渐旺的时节,也是肝木最旺的时候,养护阳气的同时也要防止它过亢,这时候我们要少食动火、动风之品,动火之品燥热伤阴,动风之品引动风邪,这些品类我们通俗地称之为“发物”,日常生活中大家所熟知的有海鲜、羊肉、辣椒等,还有一样清明时分餐桌上的“常客”——春笋。春笋在春季破土而出,升发之性极强,并且含有大量难溶性草酸钙,所以腌笃鲜、油焖笋虽然鲜美,但不宜贪嘴多食,特别是有结石疾病的人。

总之,清明是吐故纳新的时节,愿大家顺应自然的规律,食出清明时节的健康体魄。

编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