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聚焦

从江上渔者到长江守护者 只为一个承诺

2023年04月17日 14:28  |  来源: 央广网 分享到: 

央广网南通4月15日消息(记者杨梦奎)费长中带着捞网走向江边,踏上一艘小船,穿好救生衣,熟练地解开缆绳启动船只,在“突突”的发动机声中,开始当天的“保洁工作”……这是他目前的“常态”。

费长中发动小船开始当天的“保洁工作”(央广网记者 杨梦奎 摄)

今年是费长中退捕上岸主动当上长江环保志愿者的第6个年头。多年来,费长中日夜守护着长江母亲河,如今水清岸绿的一江碧水见证了这位“护江银发师”的坚守和付出。2022年费长中荣获“江苏好人”称号。

第一个交船上岸

热心、认真负责、诚实守信,是费长中给人的第一印象。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永兴街道附近的港口,无论是渔民、居民,还是渔政、公安,都对他不陌生,都亲切地叫他“老费”。

老费是盐城建湖人,家中三代都是渔民,30多年前,老费带着一家人来南通长江边上捕鱼为生,“那时的长江,宽阔美丽、鱼类繁多。”老费回忆,第一次见到南通的长江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里,决心就定居在南通。

捕鱼多年,老费从长江中获得了丰厚的馈赠,他从一无所有,到换上了10吨的水泥船,最后又换上了60吨的机驾生活生产船。“长江养育了我,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江碧水’,我要用毕生精力保护好长江。”老费在心中立下誓言后,身体力行的坚持到现在。在多年前环保意识淡薄的时候,老费就劝导江上渔民不要往江中乱扔乱排,看到垃圾总是捞起带回岸上扔进垃圾箱。

2017年末,南通全面启动长江沿线的生态修复工作,重点清理沿江通江水闸边的水泥住家船、不适航的钢质船和“三无”杂船等。“那条船加上装修前前后后花了七八万,我和我老婆在这条船上也生活了十年。”当时59岁的老费虽万般不舍,却是第一个签约、第一个上交渔船、第一个就地拆解,并主动协助政府做好其他渔民的工作,帮助他们逐一打开心结。在老费的带领下,49户渔民全部上岸,按时完成了退捕工作。

虽然结束了“水上漂”生活,但老费还是希望能够守在江边,做一名护江人,守护母亲河。从此,老费网上来的不再是长江里的鱼虾,而是江中的漂浮物、污染物。

费长中从江中打捞上来的垃圾(央广网发 沈天楠 摄)

风里来、浪里走,水上漂、船上捞……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费长中从江上渔者到长江守护者,累计清捞长江垃圾700余吨,为了保护渔业资源,他主动清除非法及破损渔网近万张,最多的一次就清理非法渔网300多张,大大减轻了沿江的污染。

“我的眼睛就是探头”

老费认为守护好长江,按时坚持巡检是必要的。“我的眼睛就是‘探头’,我在江上30多年了,哪里会有垃圾,哪里可能有人偷捕,哪里常常有人钓鱼,我一清二楚。”说起这些,老费有些得意。

例行巡检(央广网发 赵佳琦 摄)

2019年4月的一天清晨,他在例行巡检时,发现长江段南通一个排污口,排出的水有味道,他循味寻迹,最后追踪到是一家大公司偷排未经处理的污水,他果断拨通了报警电话。他坚定地说:“保护长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我就是要站好这个第一岗。”为此,长航公安称赞他是“编外警”。多年来,他向政府管理部门举报非法排污、非法捕渔70余次,多次受到表彰。

在巡江时,只要发现有异常,大家都会找老费,“认定了老费,老费有经验。”在大家心中,老费是他们最信任的人。“我手机24小时待机,而且渔政、公安有留存我的电话,随叫随到。”在南通30多年,老费的手机号码一直没换。

老费是个远近闻名的热心人,他是沿江多个部门留了名的“深水打捞”专家。老费还是渔民时,就有水上救援这项“独门绝技”。多年来,老费和同乡们参与过无数次长江救援,直接或间接保护的公共财产不计其数。

老费的老婆萧玉凤说:“我现在也支持他做环保志愿者,一方面可以为环保作贡献,另一方面就是工作风险变小了。”萧玉凤跟记者说起每逢恶劣天气老费出去打渔,“心都揪在一起”,生怕他回不了家,好多次都劝老费上岸另找生计。

从老渔民到“护江师”,身份转变背后是费长中对长江不变的热爱,并将其化为了长久的守护。自2020年疫情暴发后,他第一时间申请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在长江东港段疫情防控卡口坚守600多天,为200余艘靠岸船只和2800余名登岸人员进行防疫排查,累计志愿服务长达7500小时。

保护长江珍稀鱼类的“卫士”

在东港码头,有一间集装箱小屋,小屋内只有桌椅板凳和一张沙发,墙上贴着几张海报“守护江豚的微笑”,是老费住了三年的“家”。老费欣慰地笑着说:“这几年长江南通段的生态越来越好了,我去年还‘巧遇’了江豚。”

老费是当地守护长江、守护鱼类的名人。捕鱼时他的渔网眼是最大的,如果捕到国家禁止捕捞的鱼,不管黑市交易价格多高,他都坚决放生。2004年的一天,老费捕到一条怪鱼,附近渔民也不认识是什么鱼,有人猜测可能是野生中华鲟,他便立即上报渔政部门,前来确认的渔政员由于过于激动摔掉了一颗牙齿。这使老费的内心受到了震动,他马上喊来附近的渔民,告诉大家,这就是国家保护的野生中华鲟,并号召大家保护野生中华鲟,以后再捕到这样的鱼必须立即放生。

老费带领渔民先后5次放生被误捕的野生中华鲟,其中最大的一条长1.45米、重33斤,有人要出高价购买,老费严词拒绝,“这是‘水中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鱼类,出再多钱我也不卖!”

有人问老费“怎么你总能捕到中华鲟?”老费向记者指了指自己的胸口说:“网是一样的网,但是这里不一样。”老费说自己的儿女从小深知要保护珍稀鱼类,守护长江母亲河。“要是知道捕到中华鲟,他们比我还急,催促赶紧将其放生。”

三十余载的岁月变迁,三十多年的守护长江。老费基本是全年无休,每天凌晨五六点钟就出发,插着红旗的渔船是老费的巡查“搭档”。从九圩港到滨江大桥,再到五山沿江,10多公里的长江水段,他开船沿着南通的江岸线一丝不苟地巡检。多年来,就这样循环往复、从未间断,航程超过10万公里。

编辑: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