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艺评 人物 展讯 画界杂志

首页>书画>资讯

秦史与秦文化研究有了新的里程碑

“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第一辑面世,第二辑组稿中

2023年07月06日 15:47  |  作者:红娟 王洪波  |  来源:中华读书报 分享到: 

正值西北大学出版社成立40周年,6月23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和西北大学主办,西北大学出版社协办,以“弘扬秦人精神 增强历史主动赓续中华文脉建设现代文明”为主题的“秦史与秦文化高端论坛”在西安举行。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顾问柳斌杰,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顾问方光华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柳斌杰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重要论断,进一步解放了学术思想,以坚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探究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郑欣淼结合对《诗经·秦风》的解读,表达了他对秦文化的理解,认为“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极大地推进了我们对秦代历史和文化的认识,秦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并不因秦的速亡而失传。

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持编撰、西北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系“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丛书由著名秦汉史专家王子今教授领衔,全国十余所院校多位秦汉史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和学界新锐参与其中。这些著作是作者长期深耕该领域的最新成果。他们秉持“新时代、新材料、新问题”的理念,将时代要求与史家责任相结合,重视“多重证据”论证、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立足于历史学,兼采考古学、文献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研究方法之长,进行跨学科研究。特别注意对近年来新发现考古资料的运用,结合传世文献解读,以求更全面、真实地反映秦的历史与文化。穷究史料,精心研撰,丛书包括樊志民《秦农业史新编》、王子今《秦交通史》、雷依群《秦政治文化研究》、闫晓君《秦法律文化新探》等14种图书,历时6年编撰终得面世,实现了对秦史秦文化的初步总体认识。丛书出版后,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2023年4月荣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本次活动主旨为对本丛书第一辑作全面总结,同时也为即将推出的第二辑展开学术研讨。

主旨演讲由西北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主持。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省参事室原主任、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徐晔致辞。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马来作了丛书成果总结。

论坛上,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秘书长张欣宣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卜宪群的书面发言;随后,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瑞,河南大学教授、《史学月刊》原主编李振宏分别作主旨演讲。

23日下午,论坛举办了“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成果研讨和拓展选题论证会。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焦南峰等学者先后作了拓展选题论证发言。与会专家认为,该丛书重视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发挥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及新出考古资料相结合的优长,实践“二重证据法”“多重证据法”;丛书追溯秦崛起与统一、秦帝国形成与崩溃的历史轨迹,探寻其兴亡的历史规律,解析秦制、秦文明创造与秦文化的特质,并揭示其对中国历史、文化及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丛书集中反映了当今秦史与秦文化研究的新动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知识面貌和应有的理论深度与思想深度,是迄今最有代表性的关于秦史与秦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是秦史与秦文化研究“新的里程碑”和“集大成之作”。

论坛包括为期三天的专题学术调研活动,在考察完秦雍城遗址、秦咸阳城遗址等处后,十余位秦汉史学者边调研边论证,处于组稿阶段的丛书第二辑作者们将继续秉持已有各卷的编撰理念和学术遵循,对秦的发展史进行“断而兼通”的考察,力求克服通史著作通而不精的不足,突破传统秦汉史断代研究的局限,以宽广的学术视阈重新审视秦制度和文化建设的划时代成就与意义,进一步将选题拓展到历法、郡县、舆服、音乐、文学、艺术、水利等方面。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