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静:

做好新时期农业科普工作

2023年07月18日 09:20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对于农业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提高,由2000年的34.51%上升到2022年的62.4%,已成为国内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科技的发展既需要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也需要广大公众的理解、接受和应用,连接两者之间的“桥梁”则是农业科普工作。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两者同为鸟之双翼、车之双辕,相比较我国科技创新的小步快跑,我国科学普及工作进展缓慢,存在部门间协调机制不畅、投入不够、科普平台功能拓展不足和成熟产品较少、传播的形式与大众需要存在距离等问题。而农业科普在农业生产方式、农产品安全营养健康、农业功能等方面,面向城市居民的科学普及不到位,导致城市居民一遇到农药兽药残留问题,就以毒韭菜、毒大蒜等以偏概全,视之如洪水猛兽,难以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在农业种养殖技术方面,对农业生产者“最后一公里”的科学普及也不到位,导致他们不了解先进的农业技术,生产方式落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影响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其实,这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如何破局?农业科普工作可以在出入口起到很大作用。为此,建议:

一是形成多部门参与的农业大科普格局。发挥政府协调的积极作用,以科协为主导,多部门联合,社会团体广泛参与,统筹协调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工作者、企业等上下游单位,共同助力农业科普功能的实现,推进我国农业科普事业发展。发挥科协的主体作用,统筹规划,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大农业科普思路,前沿的科技科普到农田,生产的保证措施也要反映到餐桌,这样农业科普不再是一条单行线,而是一个闭合互宜的良性循环。可考虑在科技项目验收时增加制作科普小文章、小视频考核要求,面向公众发布。同时,让资金池充盈起来,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农业科普事业的市场活力,建立多渠道的投资方式,引导社会力量也投入到科普事业中去,多管齐下,才能海阔凭鱼跃。

二是不断拓宽科普渠道。言教至门户,日见而语之,鼓励各地建立农业博物馆、展览馆、展示园等,保留农业记忆,留存耕作“基因”,宣传农业成果,使之成为农业科普的桥头堡,使农业科学知识寓教于乐、寓教于行。采取生产示范、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把先进科技传播给农民,组织市民参观农场田园、农产品加工场地,使种植过程可看、农产品可摘,增强公众对农业科技的感性认识。通过农业博览会、展示会等渠道,既宣传农业产品,更科普农业知识。利用全国科普活动周、食品安全周、科普活动日等重大活动,开展农业科普工作,打造农业科普品牌,推动农业相关知识走进社区、走进百姓。同时,结合当前“互联网+”、移动媒体、碎片化阅读,在建立实体平台的同时,建立虚拟平台,开展农业科普工作,打破实体平台、传统媒体平台与融媒体平台的壁垒,形成有机整体。

三是不断创新科普产品。充分利用大数据,针对农业科普的对象进行精准分类,分析调查各类人群在不同科普方面的具体需求和偏好,了解公众关心的农业科普方面的热点事件,及时制定科普服务方案,有效调动相关的科普资源,使科普服务内容符合公众的真正需要,达到科普内容精确定位,受众人群满足所需。可以利用大数据精准科普:针对城市居民广泛关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转基因食品、动植物疫病等问题,联合领域专家,聚焦热点,制作相应的科普产品,定期发布;针对农业生产者广泛关注的种什么、怎么种等问题,联合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种养殖大户等,制作农业主推技术等科普产品。

编辑: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