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人物

带着亡夫的心愿,84岁的金杏珠仍奔走在公益路上

“你未竟的事业,我会一直做下去……”

2023年07月18日 10:07  |  作者:张珂宁 本报记者 郭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微信截图_20230718100700

金杏珠在病床上工作的场景被护士拍了下来。 受访者供图

每年7月,是浙江宁波“红蚂蚁”志愿服务队年中“验收”工作成果的时间。

上半年,服务队已经开展了40余场公益服务;不久前,服务队又在鄞州区云龙镇和横溪镇组建了两支新的分队。看着服务队正如它17岁的年纪一样朝气蓬勃,84岁的金杏珠倍感欣慰。

家住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街道惠风社区的金杏珠,是一名退休教师,也是宁波“红蚂蚁”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我们团队主要服务大病、独居、困境老人。”金杏珠介绍道。

召开各个分队队长会议,推动艺术团与敬老院的合作,制定便民服务队暑期主要任务,带动更多志愿者加入“红蚂蚁”,扩大服务对象与范围……这个7月,金杏珠的工作计划又是满满当当。因为不擅长使用电脑,金杏珠将服务队的事情事无巨细地记录在工作本上,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每场活动的方案和人员安排等。

这样的工作本,金杏珠已经不记得记满了多少本。

不久前,“妻子将亡夫公益事业扩大225倍”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目前阅读次数已达1360余万人次。话题的主人公,正是金杏珠。从最初1个分队、16名队员,到如今41个分队、3600余名队员,17年来金杏珠一直在奔波忙碌,将志愿队伍扩大225倍,为队伍不断注入新力量,让“红蚂蚁”走进了宁波的千家万户。

“我们的分队各有侧重,可以为老人们提供个性化的公益服务。”金杏珠说:“看着老伙伴们高兴,我比他们更高兴。”

“那时我的老伴朱金元是服务队队长,开始只有16名志愿者,做不了太多活动。我们就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没少被人关在门外。”回忆起服务队建队时的一点一滴,金杏珠仍记忆犹新,“最初我们队里志愿者都是退休老人,大家体验到了老有所为的价值感,都特别有干劲儿。”

话题主页上,金杏珠在病床上写活动方案的照片被置顶,很多网友被老人的善举感动。病床上,金杏珠手上挂着吊针,鼻子里还插着吸氧管,却依然忙着写活动方案。这一幕,被一个护士无意间定格下来。

“老伴临终前,在病床上最后的嘱托就是把‘红蚂蚁’坚持办下去。”金杏珠坚定地对老伴说,“你未竟的事业,我会一直做下去,而且要越做越好。”

2012年,就在服务队逐渐步入正轨时,金杏珠的老伴却因病过世,这是她最艰难的一年,也是服务队最难熬的一段日子。

“想到老伴临终前的嘱托,我只能赶快振作起来。”为了重新凝聚“红蚂蚁”的精气神,金杏珠把“红蚂蚁”便民服务送进社区,组织志愿者给居民免费理发、磨剪刀、维修小家电等。一场场便民服务,让“红蚂蚁”在当地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金阿姨这么大年纪还这么拼,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这是队员们常说的一句话。原本,服务队志愿者以退休老人为主,“时间长了,他们的子女也会帮着出主意,还会帮着在网上做宣传。”金杏珠说,如今服务队的志愿者已经覆盖了老中青三代,“年轻人多了,我们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金杏珠高兴地说。

这些年,因为张罗“红蚂蚁”的事,金杏珠几乎24小时保持开机状态。每次组织活动,老人也总是精神矍铄,坚持做服务队的主心骨。但很多人不知道,金杏珠犯头晕病已有10多年了。“难受起来站都站不稳,住过不少次医院,也没查出病因。”

“其实不犯病的时候,我身体硬朗得很,而且脑筋也清楚,很想把这支服务队一直好好办下去。”金杏珠有些无奈地说,但一住院,又总会感觉力不从心,“想为这支队伍找一个接班人,把这支接力棒好好地传递下去。”

“这么多年,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没有拿过一分钱,坚持下来真的不容易。”金杏珠说,前几年,还有人主动找到她,想接手“红蚂蚁”团队。但一听对方想寻求报酬或植入商业元素,都被金杏珠拒绝了。

“为服务队寻找接班人是大事,我得把好关。没找到之前,这最后一班岗我还是要站好。”金杏珠说,“开始时是因为对老伴的承诺,这么多年过去,服务队早已成了我的一个孩子。17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想让孩子茁壮成长,是每个母亲的心愿。” 

编辑:王慧文